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五常市

五常市将提高水稻种植和大米加工标准 完善溯源防伪体系

http://hrb.dbw.cn/ | 2016-12-10 07:45:15
作者: 张杰 张隽珊     来源: 东北网     频道主编: 连冬雪

  东北网12月9日讯(张杰 记者张隽珊)9日,五常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闭幕。未来五年,五常提高水稻种植标准、大米加工标准,进一步完善“三确一检一码”溯源防伪体系。

9日,五常市第六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图片由五常市提供)

  过去五年,五常市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哈尔滨市前列,累计引进项目181个,实施产业项目205个。农业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总产在全省始终保持领先位置,水稻产业现代化水平居全国前列。水稻种植面积发展到215.5万亩,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20.5万亩,农业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开展五常大米品牌建设和保护工作,品牌价值达425.92亿元,居食品类前列。规划了11平方公里的北部新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6平方公里。完成商品房开发和棚户区改造116万平方米,新建改造城区道路128条。深入实施美丽乡村“五带百村”工程,新修农村公路609公里。持续加大民生投入,累计实施179件惠民实事,改造老旧小区106个,新建改造农村中小学教学楼和宿舍108栋、幼儿园16所,新建扩建乡镇卫生院15个,新建民营医院7个。建设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图书馆和奥体公园,加强乡镇文化站、社区活动中心建设,持续开展广场文化活动、文化下乡活动,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今后五年,五常市加快建设全国绿色食品产业桥头堡、哈长城市群次中心、长白山旅游产业带新节点、和谐宜居宜业生态城。着力实施五常大米产业提升工程,提高五常水稻种植标准、大米加工标准。进一步完善“三确一检一码”溯源防伪体系,持续开展五常大米市场整顿,加强对稻米加工企业诚信教育和诚信管理。加快创新五常大米产业发展模式,实现对大米品牌、大米资源的有效整合。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完善水稻“一区一带一园”、蔬菜“一园一区”配套设施,加快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涝区工程、灌区工程等农田水利工程。积极发展“互联网+农业”、“旅游+农业”等新兴业态,推广“合作社+金融”、“农业企业+金融”等新商业模式,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积极推进旱改水,增加水稻种植面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品质大豆种植面积,推广两瓜、果蔬、杂粮、药材等经济作物种植,发展林下经济。

  此外,五常市坚持把旅游业作为提升第三产业发展质量的重点,加快旅游产业项目引进和建设,打造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开放式旅游目的地。充分发挥稻米资源、自然资源优势,深度挖掘稻乡文化、山水文化、京旗文化,发展生态游、乡村游、休闲游、文化游、冰雪旅游。依托凤凰山、龙凤山、雪乡、雪谷、牤牛河、拉林河、京旗文化等旅游节点,集中打造一批景区景点。建设特色名镇,加快小城镇开发,充分发挥特色优势,以五常镇、拉林镇、山河镇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打造工业名镇、商贸名镇、文化名镇、旅游名镇。加强磨盘山水库水源地保护,实施饮水巩固提升工程,保障居民饮水安全。

【联系我们】频道主编 :0451-87116812转哈尔滨频道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