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波折终成经典,《大河之舞》磨难三部曲
在梦工厂出品的喜剧动画冒险电影《马达加斯加》里,三只搞怪的企鹅以为自己到了爱尔兰,第一反应就是迅速喊着“Riverdance(大河之舞)”一边欢快地跳起了踢踏舞。
马达加斯加企鹅跳大河之舞:

显然,在全球普通人的心理,就像瓷器、熊猫之于中国,《大河之舞》已经能够代表爱尔兰这个国家。
作为世界最顶级的演出之一,《大河之舞》不仅是全球巡演舞剧之王、世界舞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经典,更重要的是,它代表了整个爱尔兰文化符号,并将其强势输出到了全世界。可以说,《大河之舞》是爱尔兰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文化作品,但这一作品的诞生就像它的名字一样,一波三折,永不倒退,奔腾到海。
第一部:
从“不能用商业玷污爱尔兰文化!”到“永恒的爱尔兰文化名片!”
1994年4月30日,一个改变爱尔兰舞蹈乃至整部文化史的日子。《欧洲电视网歌唱比赛》的中场演出播出了一段7分钟的踢踏舞表演,这段富有节奏感与视觉冲击力的表演,让整个欧洲印象深刻,传统踢踏舞几乎被颠覆,从都是单人舞的踢踏舞形式变为气势宏大的群舞,从表情呆板、上身纹丝不动的沉闷、只能在单曲循环的重复单一动作变成手舞足蹈情绪充沛,从软底鞋到硬底鞋的爱尔兰踢踏舞仿佛在这7分钟中获得了新生!观众纷纷惊叹“这是史无前例的踢踏舞,原来踢踏舞可以这么令人心潮澎湃!”
面对好评,制作人莫亚.多赫蒂萌生了一个想法,她希望能够将这7分钟的表演扩充为长达两小时的舞剧,并且为这一舞剧划定了一个宏伟的梦想——“全世界的观众将从一场舞蹈中得到震撼”!莫亚.多赫蒂的团队希望这一舞剧不仅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踢踏舞表演,更能涵盖整个爱尔兰文化的前世今生。
但是从这个想法萌生以来,团队就不断受到各方面的非议。爱尔兰的文化界和舞蹈界都不断有批评的声音冒出来,认为这是“对传统舞蹈轻浮的篡改”,“这是失败的尝试,是传统文化的倒退,是对民族文艺的亵渎”,“强行将国家的文化精粹商业化是相当不负责任的行为”,认为“用好莱坞的制作方法只追求视觉效果会扭曲舞蹈本身的艺术美感”,甚至认为“这是彻头彻尾消费和玷污爱尔兰文化的行为!”
面对四面八方的攻击,《大河之舞》的创作团队从未动摇。“如果文化没有进步,就无法传播,而无法传播的文化注定要消亡”,《大河之舞》的导演约翰•麦科尔根这么回应道,事实上当时踢踏舞在爱尔兰的状况就有点像如今很多非遗的文艺形式,陈旧保守到几乎要衰亡,“如何让传统文化现代化,让民族文化国际化,这才是真正对文化的一种挽救,而我们所做的工作不是创造一台赚钱的舞剧,而是让整个爱尔兰文化在新时代重焕光辉。”
一切争议不断阻挠着创新之路。1995年《大河之舞》在都柏林的波音剧院首演,现场气氛热烈,观众疯狂,各界轰动,一举成功,不仅年轻观众开始纷纷效仿,《大河之舞》选段风靡一时,就连此前对这一舞剧创作异常苛刻和质疑的媒体也纷纷打出五星好评,认为“爱尔兰终于出现了一个真正的文化符号!”
从此,《大河之舞》的奇迹之旅正式启程。
第二部:
从“爱尔兰人自娱自乐的舞剧“到”征服伦敦西区与纽约百老汇的世界第一舞剧“!
在世界舞台剧的版图里,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是两个特别的地点,分别代表着欧洲和美国的舞台剧最高平台。一台舞剧如果不能在这两个地方取得成功,就无法称之为“伟大的舞剧“。而这两个地方经典剧目林立,拥有最虎视眈眈的评论家、最吹毛求疵的媒体和最较真的观众。
《大河之舞》在都柏林取得巨大成功后,下一站前往的就是伦敦。和百老汇的商业化大制作不同,伦敦观众对于演出的内涵品质要求很高,能不能在伦敦取得成功是《大河之舞》艺术性是否能够得到承认的关键。在《大河之舞》即将从爱尔兰启程前往伦敦时,伦敦的媒体就纷纷发出了一系列的质疑:《大河之舞》是否只是爱尔兰人自娱自乐的节目?从来没有一个来自爱尔兰的舞剧在这里成功过,《大河之舞》是否能够经受住伦敦观众的检验?形式单调的踢踏舞如何能撑起两个小时的剧情?
而除了来自伦敦媒体的质疑之声,《大河之舞》的伦敦之旅同样一波三折。作为一个主打舞蹈的剧目,舞者无疑是全剧的华彩部分,《大河之舞》一直坚持只选用最优秀的踢踏舞选手,一名踢踏舞者如果能够登上《大河之舞》的舞台就已经是舞蹈人生的巅峰,而《大河之舞》的王者无疑是整个踢踏舞界的王者之位,领舞《大河之舞》的踢踏舞者就等同于自动获得“全世界踢踏舞跳得最好的舞者”这一称号。而正因为这一位置如此重要,在伦敦巡演前,《大河之舞》爱尔兰编舞和领舞迈克-弗莱特利,却因为是否再增加踢踏舞部分而减少其他舞种表演的比重问题一直争执不下,直到最后一小时,整个团队还在等待着两个方案的最后定夺。
导演约翰-麦考根这么形容当时的情况,“你越来越焦虑,不知道观众会更接受哪一个!”这一“选择困难症”一直持续到伦敦演出前的最后一个小时,领舞、演出的版本却依旧难产。“后来我们想通了,《大河之舞》需要呈现的是一部伟大的音乐舞蹈作品,而不是自我沉浸自我骄傲的爱尔兰文艺专场,这不能只靠某一部分的舞蹈表现,而是各类艺术风格的完美融合,我们不应该为了迎合任何市场的口味而改变艺术的品味“。”导演约翰-麦考根这么总结到。最后在伦敦首演时,团队采用了由科林-唐恩担任舞王。
《大河之舞》在伦敦的演出大获成功,刻薄的伦敦媒体在首演后纷纷给出了惊叹式的好评,认为“这是爱尔兰文化的起飞!”“英国同样需要这样的文化品牌!”“一个舞蹈演活了一个国家!”。
由于在伦敦的成功,《大河之舞》迅速接到了来自美国的邀约,在纽约驻演三个月,场场爆满,并且勇夺“格莱美最佳音乐剧”称号,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票房纪录。时至今日,《大河之舞》独霸21年全球票房冠军,亲临现场的世界级明星超过1000位,不乏迈克尔杰克逊、lady gaga、麦当娜、贝克汉姆夫妇等,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舞剧经典之冠。同时,《大河之舞》也造就了“爱尔兰国礼”地位,不仅伴随爱尔兰国家领导人出访国外,也成为每一位出访爱尔兰的他国领袖必看剧目。
第三部:
从“中国观众看不厌的舞剧”到“中国演出市场十年票房冠军”!
从1994年诞生到2003年人民大会堂首演,《大河之舞》用了九年时间。作为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创造诸多演出奇迹的舞剧,《大河之舞》首次来华并不是作正式的商业巡演,而是作为爱尔兰总统访华的礼物,在人民大会堂为国家领导人进行演出。
此时,《大河之舞》虽然在人民大会堂的演出好评如潮,但那时中国的演出市场还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高昂的商演成本、大规模多城市连续巡演,演出商们都觉得不可思议。
从古典的芭蕾到别出心裁的现代舞,能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的国外高端舞剧少之又少,“不接地气”、“观众看不懂”、“文化严重隔阂”、“太过于高雅不太接受”,这些因素导致中国演出市场一开始并不看好《大河之舞》。
“那个时候,我们也很犹豫。毕竟中国演出市场才刚刚有起色,一部完全没有台词的舞剧,还是大家都不熟的踢踏舞,而且讲的是比较冷门的爱尔兰文化和凯尔特精神,到底中国观众能不能接受?”《大河之舞》中国发行人九维文化董事长张力刚先生回忆说,“但是后来我们决定必须要做这部舞剧,中国的观众应该看到这么伟大的作品,这是中国对外输出文化价值应该学习的榜样,而我们也应该由此创造中国文化进军世界的大河三步曲!”
紧接着就是为了保持原汁原味的最高品质,九维文化坚持连地板、钉子都从爱尔兰漂洋过海搬运回国,即便观众并无要求也绝不动摇;
为了每一场都呈现出犹如首演的精彩,九维文化对每个剧院详实的前台幕后的数据都做了最精细的分析,设计出适合不同舞台构造的最完美表演方案,给每一个新老剧场里各个角落的观众以最佳观赏效果;
为了城市之间迅速转场,装台拆台都像军事行动一样井然有序,又像一场没有观众的演出,雅致诗意的完成所有本该慌乱嘈杂的装拆工作,留下一尘不染的舞台;
为了舞台设备全国大规模运输的安全性,每一个灯光、音响、舞美设备哪怕是一小盒工具栏,都有自己指定的专属位置,7车40尺集装箱装的严丝合缝,在任何的长途跋涉中绝无闪失;
为了让中国观众亲眼目睹剧目的伟大,九维曾经用40台暖风机给只有10度的舞台加温48小时,因为低于18度是严禁表演特技舞蹈动作的;
从2003年在中国市场惊鸿一瞥的《大河之舞》,在2008年重新回到中国,再到2016年的第十次中国站巡演,《大河之舞》在中国走遍了30个城市60多家剧场,成为唯一登上央视春晚的国外舞剧,也成为中国演出市场十年复兴历史中连续十年的票房冠军得主,更吸引和培养了一大批踢踏舞的粉丝与舞迷,真正融入进中国市场,成为每一年中国观众必看经典演出,也成为在中国演出市场中最成功的舞剧,没有之一。
回顾《大河之舞》20余年历史,从“文化污点”到“文化名片”,从“爱尔兰的自娱自乐”到“世界第一舞剧”,从“中国观众看不懂”到“中国市场票房冠军”,每一次的置疑都紧接着伴随这一舞剧每一次巨大的成功。
《大河之舞》最伟大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一台伟大的演出,一个杰出的舞剧品牌,它真正演活了一个国家的文化,让全世界重新认识和热爱了爱尔兰,它也真正代表着一种“大河精神”:激流勇进,永不言退!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大河之舞官方微博】或微信订阅号【大眼鱼乐】,还能95折购票哟~
大河之舞2016全国巡演时间:
哈尔滨大剧院(2016.12.1—2016.12.4)
吉林省东方大剧院(2016.12.5—2016.12.6)
沈阳盛京大剧院(2016.12.8—2016.12.9)
山东省会大剧院(济南)(2016.12.11-2016.12.12)
山西保利剧院(太原)(2016.12.14-2016.12.15)
甘肃大剧院(2016.12.17—2016.12.18/20)
青海大剧院(2016.12.21)
成都金色歌剧院(2016.12.23—2016.12.27)
西安索菲特人民剧院(2016.12.29—2016.12.31)
天津大剧院(2017.1.2—2017.1.3)
北京北展剧场(2017.1.5—2017.1.8)
上海大剧院(2017.1.10—2017.1.15)
闽南大戏院(2017.1.17-2017.1.18)
广州大剧院(2017.1.20—2017.1.21)
澳门威尼斯人大剧院(2017.1.24—2017.2.5)
今日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