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4月28日讯 长期谋划不间断、紧密跟踪不断线、创新招商手段不停歇,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哈尔滨新区江北一体发展区招商引资保持强劲势头。今年以来,共跟踪重点项目100余个,目前已完成华夏幸福深哈金融科技城、万科中俄产业园、中国长城自主创新计算机整机生产基地等15个项目签约,实现协议引资额超500亿元,其中超百亿元项目2个。
“招商引资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个项目都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的跟踪洽谈。”哈尔滨新区招商一公司经理冯海波告诉记者,2019年8月30日,自贸区哈尔滨片区揭牌以来,哈尔滨新区迎来了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行政区“五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期,成为众商投资的热土。哈尔滨新区招商部门抢抓机遇,结合新区发展定位,积极选商引资,全力引进对经济发展具有支撑力、带动力、影响力的大项目。
“华夏幸福深哈金融科技城是去年下半年就开始跟踪的项目,这个项目总投资200多亿元,将要在新区建设金融之城、科技之城、活力之城,其中金融之城就有10栋百米以上楼群,形成新区地标式建筑群。”冯海波介绍,项目洽谈的关键时期正值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为了保证项目按时推进不断线,他们就通过电话、微信、视频会议等反复沟通协议内容、开竣工时间、建设周期、产业业态等,经过二十几次的反复,终于在今年2月17日实现了网上签约。
据了解,疫情发生以来,哈尔滨新区在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的同时,创新开展“不见面招商”模式,新区主要领导高度重视产业项目招商工作,成立了哈尔滨新区重点产业项目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周例会、日报表的工作机制,形成了全区各个层级按照职责分工齐头并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为推进‘不见面招商’,我们创新推介方式,采取企业同步在线、视频互动交流、在线答疑解惑、微信‘点对点’精准推介等方式,保证在疫情期间招商推介、政策对接等持续进行。”哈尔滨新区企业和投资服务局局长郑向东告诉记者,新区同时创新交流方式,通过互联网、微信、邮件等方式积极对接洽谈,由“面对面”变为“线连线”“屏对屏”“键对键”,通过组建项目微信群,时刻保持与企业的密切联系。新区还创新签约方式,从“见面签”转为“在线签”,保证了多个招商项目按计划签约落地。与此同时,新区围绕签约项目落地、开工建设的节点难点问题,超前谋划,提前着手,变“项目施工冬闲期”为“手续办理黄金期”。按照“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抓到底”的原则,制定了《哈尔滨新区2020年春季开复工重点产业项目区领导包保工作方案》。通过包项目、保进度,包措施、保落实,包服务、保成效,包指标、保完成,全力推动重点产业项目早开工、多投资。
新区还制定了《土地供应计划表》和《产业项目征收计划表》,确保重点产业项目土地供应。相关街镇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征拆动员,新区通过视频会议方式三次召开规土委会议,保证了产业项目的土地供应不受疫情影响。今年已经有融创冰雪影都、北药智慧产业园等9个产业项目29宗土地成功摘牌,近期还将组织约10个项目的挂地工作。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松北区高效运转 防控疫情“七到位”2021/11/03
- 黄轩谈从影14年心态变化 称演员应和观众保持距离2021/11/02
- NBA球员年收入排名出炉 詹姆斯居首 前十名都有谁?2021/10/18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本轮疫情已波及19省份,这些风险点得警惕!
- 从文物资源大国迈向文物保护利用强国
- 西藏林芝森林火灾进展:已无明火 仍存部分烟点
- 工信部通报38款违规APP 涉及违规调用通信录等问题
- 中国援助的160万剂新冠疫苗运抵尼泊尔
- 伊朗副外长:伊核谈判将于11月29日重启
- 外交部:应对气候变化行胜于言 希望美方切实承担责任
-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