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搜 索
今年哈市生态坏境越来越好湿地野生鸟类多 鹭类成群野鸭结队中华攀雀也来了
2018-07-20 09:47:51 来源:黑龙江晨报  作者:张澍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晨报7月20日讯近日,在哈尔滨大剧院湿地,不少人在栈道上,使用长焦镜头拍着水面上起起伏伏的鸟。“这些是夜鹭,今年突然就多了起来,在这里繁殖的成鸟得有六七十只,加上那些刚出生的雏鸟,估计得有近百只。”影友刘清华告诉记者。

  夜鹭结队绕着滨洲铁路桥江面振翅巡回这些夜鹭,白天多在大剧院前荷花池的水面捕食。水面周边生长着一两米高的芦苇、香蒲,远处岸上还有多棵根壮叶茂的大杨树,水面不时有鱼游过。远处近处的水面,游荡着黄苇鳽、小、凤头的身影。傍晚时,夜鹭们结队高飞,绕着滨洲铁路桥两侧江面振翅巡回。影友刘清华这几年经常到大剧院拍片,在他印象中,去年大剧院附近的夜鹭数量少,也就十多只。“今年春天干旱,这边湿地成了沼泽,非常适合夜鹭等鹭类繁衍,所以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刘清华说。

  另一位影友李志新在何家沟入江口处,多次看到十几只夜鹭结队飞翔。这几年,他一直在何家沟附近拍鸟,往年偶尔有野鸭在小岛上筑巢繁殖,今年一下来了三窝,繁殖了二三十只雏鸭。清晨时,经常有十几只、二十多只一群的野鸭在何家沟上集群觅食。

  野鸟繁盛滨江湿地抬头就见大雁野鸭结群飞过

  今年,在哈尔滨大剧院附近湿地,影友王成还发现了一种少见的鸟:中华攀雀。7月初时,他发现湿地岸边一棵大杨树上,结出一个“靴子”形状的鸟巢。走近拍摄,发现这是一家中华攀雀,鸟父母正在轮流给巢内的雏鸟喂食。“我以前在太阳岛湿地看到过这种鸟,在大剧院湿地还是首次发现,说明它们的繁殖地扩大了。”

  记者发现,不仅是大剧院湿地等野鸟数量在增长,位于道外区的滨江湿地内,更是野鸟繁盛。在104平方公里的沿江湿地内,抬头就能看到大雁野鸭等鸟结群飞过,低头就能发现水面上是或大或小的鹭类、鹬类鸟类在觅食。

  生态环境好不好 鸟儿最有“发言权”

  据滨江湿地工作人员杨佰成经理介绍,在这里繁殖的鸭类野鸟超过10种,其他鹤类、鸥类、鹳类等湿地鸟类也超过20种。“数量最多的是各种野鸭子,早晨天一亮出来觅食时,一群群飞起来遮天蔽日,超过千只。还有就是苍鹭多,我们叫它‘长脖子老等’,四五十只一群,滨江湿地这边得有近千只。”

  杨佰成特意强调,今年的野鸟明显比往年多,数量能多出一倍。他分析,一方面是因为管理到位,另一方面,和自然生态的变化有关系。“今年春天干旱,湿地少水,水面成了陆地,之后都长出草了。陆陆续续涨水后,草被水淹没,水草多的这种环境,特别适宜小鱼生活。小鱼今年特别多,它们给这些湿地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链,让它们在这里‘衣食无忧’地生活。”

责任编辑:彭佳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