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搜 索
哈尔滨新区强势起航 松花江北岸孕育城市新未来
2018-06-08 08:51:58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薛婧 李爱民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鸟瞰哈尔滨新区。资料片

  黑龙江日报6月8日讯 7日,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这标志着哈尔滨新区的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加快发展阶段,哈尔滨市也进入“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的跨江发展新时代。

  2015年12月16日,国务院批复设立哈尔滨新区。作为国家批准设立的第16个(东北地区第2个)国家级新区、全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新区的规划建设发展,寄托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殷切希望,肩负着省委省政府的千钧重托,承载着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新时代现代化新龙江建设、哈尔滨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使命。

  重任面前,哈尔滨市抢抓机遇、奋勇争先。在启动建设之初,哈尔滨新区就围绕国家赋予的中俄全面合作重要承载区、东北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示范区和特色国际文化旅游聚集区“三区一极”战略定位,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区域特色、高点定位”的原则,聘请罗兰贝格、中科院地理所、同济大学城市规划院、环保部环规院等国际国内一流咨询团队,同步启动新区发展规划、产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1+4”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制突出“多规合一”,聘请承担国家“多规合一”试点任务的哈工大团队制定了“多规合一”技术规程,统筹“1+4”规划体系,做到“一张蓝图绘新区”。

  在国家发改委批转的《哈尔滨新区总体方案》中,哈尔滨新区规划总面积493平方公里,包括松北区、呼兰区、平房区三个行政区的部分区域,涵盖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利民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个国家级开发区。自获批以来,我省先后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省新区协调推进小组;由哈尔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新区工作领导小组;并将松北区在现有机构基础上调整转换为新区管理机构。松北区作为新区核心区在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联动平房片区和呼兰利民片区协同发展。新区创新实施了“政区合一”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将3个国家级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分别与所在行政区区委、区政府合署办公;对党政工作部门进行大幅整合,撤并职能相近、配置重叠部门。整合后,3个行政区(开发区)党政工作部门由原来的126个精简为50个,精简幅度达60.3%。高效的管理体制推动着新区阔步前行。

  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两年多来,新区敢担当善作为,勇于先行先试,敢闯敢试,在“放管服”改革、产业项目建设、完善城市载体功能、打造责任政府等方面颇有建树。多项改革创新引领全省;“双创”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对俄经贸、金融、文化、科技等合作全面展开;大项目建设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今年一季度主要经济指标再创新高,继续领跑全市、全省。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哈尔滨新区正孕育着勃勃生机。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正式挂牌,拉开了新的发展大幕,哈尔滨新区将以此为起点整装前行、扬帆远航。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彭佳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