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19日讯 高考在即,高三学子现在全力备考,埋头苦读。家长们望子成龙,学校和老师盼望学生出类拔萃,考上重点院校。可齐齐哈尔恒昌中学高三学生小王却说:“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成果就要在这次考试中见分晓了,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对我来说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这几天我开始莫名烦躁,看不进去书了。”

据悉,高考临近,考生感到紧张在所难免,但是有些考生因为紧张出现头痛失眠、食欲不振、拉肚子、感冒发烧等生理反应,影响了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这就属于考前焦虑症的范畴了。心理辅导专家认为,这主要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期望过高,或者是考生对自己的要求过高等原因造成的。小编这就给您出几招,让“焦虑”躲得远远的。
“考前焦虑症”是什么?
焦虑是一种常见情绪反应,而随着高考的临近,在考前害怕失败,心理过度紧张就会出现睡不好,吃不好,学习效率下降甚至怯场的表现,这就是考试焦虑状态。
遇到“焦虑”了,如何把它赶走?
心理方面:
第一,考生要理解自己、了解自己、把握自己、相信自己,同时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现实状态、成绩水平和全面素质。

第二,要把人生作为整体看待,给生活全面的品评。不要只盯着一时一事而将危险放大,吓唬自己。
第三,要以平常心看待考试,将高考看作小测验。
第四,家长和考生要共同减压,家长切不可给考生过多的叮嘱。

第五,放松身心,寻找乐趣。当情绪极度差时,可以采取放松疗法、音乐疗法,转移注意,学习一些放松训练的方法,听听音乐跑跑步,缓解紧张的情绪。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