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
钞票面额别太大,付现不如多刷卡
“血拼”,向来是出境游的重头戏。在英国老佛爷百货门口,张唯发现了一个比较有趣的现象,通常是女同胞们在店里“败家”,男同胞在门口坐等。在这一点上,各国男士面面相觑,仿佛是在用表情传递着一种“世界语”。然而外国人往往席地而坐,而中国游客不习惯,普遍爱在屁股底下垫张纸,其实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起身迎接满载而归的老婆时,大家很容易忘记把这些废纸带走。
英国阴雨天比较多,一些中国游客进商场时,习惯把伞上的水珠抖一抖,然后用手拿着,而英国人的习惯是,不管多高级的伞,就算是Bur ber r y的,进门时也一定会放进伞架里,出门时再拿走。“万一伞丢了咋办?”张唯笑道,“在国外,伞是比较私人化的一种物品,人们通常更喜欢自己那把。”
“付钱时,出于礼貌,要尽量注视着收银员的眼睛。有的游客人爱拿大钞买食物或者纪念品,外国人习惯刷卡,所以准备的零钱不是很多。”张唯有过亲身经历,在比利时,他看见几个中国游客,拿着500欧元去买一家小店买10欧元的巧克力,“这就相当于在中国用100块钱买俩玻璃球,对方找零会很麻烦。”
哈尔滨人于彦章目前在日本当导游,专门负责接待中国游客。他感觉这几年中国游客素质普遍提升,但仍有一些细节需要注意。比如到温泉酒店时,游客一定要管好“熊孩子”。千万不要让孩子把洗发水、沐浴露倒进温泉池里,否则“泡汤之旅”可真的就要泡汤了。
另外,中国游客爱拍照发朋友圈,如果未经允许,一定不要拍外国人的脸,因为他们十分注重个人隐私。而且游客不要擅自进入当地居民家的院子里拍照,“那些地方属于私人空间,不请自来往往会招来不满。”于彦章说。
善待动物:
出门手别太欠,凡是“喘气的”都别招惹
最近,瑞士的金鱼火了!根据瑞士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为维护动物的尊严和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于“孤单”境地属违法行为,同样受法规保护的还有豚鼠、虎皮鹦鹉等群居动物。
国外的动物保护意识非常强,哪怕对方只是个不起眼的毛毛虫。哈尔滨市民老梁,对此感触颇深。前些年,他曾带着老伴和小孙女去美国辛辛那提旅游,为了逗孩子开心,他用棍子把路边一只快晒死的毛毛虫挑了起来。一名过路的外国男子非常气愤,对着他们一通咆哮,然后把毛毛虫给运走了。
张唯也有过类似的遭遇。有一回,去斯里兰卡,他和同伴们在海边的餐厅吃自助餐,在门口排队时,发现有蜜蜂在头顶徘徊。他们担心被咬,于是拿着杂志追着蜜蜂拍打,结果引起了当地人的不满,他们示意只能用手驱赶,绝对不能下杀手。
“我的经验是,到了国外,凡是喘气的动物尽量都别去招惹。”张唯总结道。
尾声
世界那么大,谁都想看看。
走出国门,就像是去参加“奥运会”,你我都是“参赛选手”,一举一动都在为国家代言。一起并肩看世界时,我带着你,你带着钱,咱们谁都别忘了套上文明的“枷锁”,哪怕这样会有点儿累。
其实,不管国内国外,坐公交车的时候多往里走走、把双肩包背前面,排队时遵守秩序别插队,公共场所嗓门儿低一些……把守规矩当成是一种最基本的教养,就算一辈子哪儿没去,也会觉得周遭的一切赏心悦目。
别忘了,人也是一道流动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