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管工作迈上新台阶
哈市香坊区城管局局长朱宝军掷地有声:“今年是‘十三五’的开篇布局之年,区城管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振奋精神、埋头苦干、加压奋进、乘势而上,在市行业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四新’主题活动,发挥区位优势,提升城区管理水平,推进‘四区’建设进程,力争实现城市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据介绍,为提高管理效率,今年该局将从出勤、人员着装以及工作效能等方面开展全面检查考评,提升管理执法中队工作成效和业务综合管理水平。持续推进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工作,加强行业与街镇的沟通,建立反馈工作制度。强化无积尘示范街区创建工作。2016年按照哈尔滨市城管局要求,该区将从平面、立面进行全面提档升级,在去年基础上,进行立面工作创新。充分利用市城管局无积尘示范街区以奖代投奖励资金,对31条街路,4个广场进行平面、立面综合整饰,全面提档升级。加强街路清扫保洁,实施轮回水冲洗;电线杆、电闸箱高标准油饰、彩绘;围墙、围栏粉刷一新;商家门前、牌匾规范整齐。建立科学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和管护制约机制,加强检查,及时通报,突出重点、分时段考评,跟踪问效、奖罚分明。
同时,香坊区城管局还将继续打造5个标准化示范市场。即文治日市、民生日市、乐园日市、互助日市和果园早市。对五个市场实行标准化规范管理,遮阳伞统一规格、样式、颜色,统一公共垃圾筒,统一公平秤基座,统一施划摊位标线,统一管理人员及保洁人员着装,统一管理人员胸卡,冬季设置样式、颜色、规格统一的越冬保暖设施。民生市场在冬季统一采用塑钢房,使市场摊区整洁美观。开展三项活动。一是春季整治活动。按照“春季整治活动”统一部署,开展清除市场摊区内保暖设施及撤市后遗留堆放物的整治工作。清洗或更换遮阳伞布,对日市商亭、早夜市人行步道板全面清洗冲刷,为夏季各项活动奠定基础;二是夏季创建活动。按照“百日攻坚战”及“百街万点促升级活动”工作部署及要求,采取“一日三查”的形式,对检查中发现存在的问题现场指导督办整改或上报至“工作平台”,立即整改。每月市区摊区办联合检查,对检查中达标与不达标的市场摊区进行登报公示。严格要求市场摊区开闭市时间,不准下道、外溢经营,摊位按线摆放,经营期间业户必须配备“三带”,并将垃圾装袋,市撤场清;三是入冬清理活动。严禁在市场摊区内擅自搭建、设置木板房、活动房、彩条布围挡房等各类建筑物及固定设施,要求设置统一颜色、规格、样式的保暖设施,撤市后市场摊区内不得有遗留物,不准在保暖设施内使用明火作业或散烧原煤,不得在摊位周边随地泼倒污水,及时清理摊位周边冰面冰包。
该区城管部门还将以整治农村环境为主线,重点做好常规性工作,努力将常规性工作做到极致。下一步常规性工作将做到“一规范”、“两完善”,即规范冬季城乡结合部无排水地区污水和垃圾的收集管理,采取统一堆砌污冰圈,定点投放、定期清理的形式,避免二次污染,有效改变冬季无排水地区的环境卫生状况;完善对各街、镇及三中心的检查、考核、管理方式和制度,提高管理标准,促进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连续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一定处罚,对连续排名在前的单位给予适当奖励,以此鞭策后进,鼓励先进;完善农村环卫设备设施。优化农村垃圾收运体系,利用四个垃圾压缩、转运间的启用,重新优化各街、镇垃圾收运的方式和体系,缩短垃圾运距,减少运量,有效提高垃圾收运效率,节省作业经费,逐步取消垃圾临时堆放点,有效避免垃圾露天堆放对村镇环境的影响和二次污染。
此外,笔者还了解到,该区城管局还将按照“重点地域、游园广场周边提档升级,城乡结合部和商业居民密集区域增加数量,重点商圈建设移动公厕”的原则,采取选址新建、老旧公厕和旱厕改造、移动公厕设置相结合的方式,积极主动与市里沟通,争取建设资金项目,规范化设计、景观化建设,确保达到“白天标识化、夜间灯饰化、管理标准化”。
“五一”小长假期间,笔者再次来到香坊区发现,城乡环境干净整洁。在详细询问下,笔者得知,为了迎接“小长假”该局采取全面覆盖式清洗辖区街路、加大市容环境清理整治力度、强化市政设施管理力度等七项强化措施,打赢了迎“五一”环境整治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