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香坊区
搜 索
思维创新天地宽城乡环境焕然新——哈尔滨市香坊区城管局工作纪实
2016-05-11 11:10:13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5月11日讯 入春以来,在哈尔滨市香坊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该区城卫办综合协调指导下,香坊区城管局在哈尔滨市率先启动水刷洗街路作业,确保环境整洁清新。日前,笔者到香坊区珠江路附近进行采访时看见,一些环卫工人们正在擦洗果皮箱、交通护栏等公共设施,另一些工人或在清扫路边石的灰尘,或是用水冲洗地面。市民杜先生告诉笔者:“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显著提升,现如今的香坊区,环境卫生干净整洁、街面秩序文明整齐、公共设施完整无缺,城区面貌改善特别大。”

  环境改观的不仅在城市,该区的乡村环境卫生也在不断改观,在区委、区政府的直接领导下,香坊区村镇环境卫生运输清洁中心成立……结合香坊区委开展的“四新”主题活动,香坊区城管局紧紧围绕“强班子、提素质、转作风、求发展”这一主题,结合城管业务工作实际,创新发展,攻坚克难,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

 

  多形式创新提高作业效率

  去年,香坊区首开先河,在全市成立了村镇清洁运输中心,对村镇街路按照城市化管理标准进行保洁清运,改变了过去“三堆”围村现象,村屯环境明显改善。去年夏天,笔者对香坊区周边多个村屯进行了走访。在香坊区幸福镇振兴村,环卫工人说:“我们6点上岗,17点下班,这样工作就是为了让村里环境干净。”笔者当时注意到,他们扫得极为细致,“躲”在村里排污渠里的垃圾、“藏”在绿植里的纸屑等一概不放过。村民告诉笔者,因为处在近郊,村里多是外来人口,大家并不爱惜村里环境,以前垃圾到处都是,村口曾经还有座“垃圾山”。而这只是该区整治村屯环境卫生的一个缩影。

  笔者了解到,该区城卫办、城管局以突破管理体制为着眼点,破解城乡容貌管理难题。成立村镇环境卫生运输清洁中心,破解村屯环境卫生脏乱差难题。该区首开全市先河,投入专项资金组建专业保洁运输队伍,成立香坊区村镇环境卫生运输清洁中心,由该区城管局整合的优势资源和外雇的保洁人员组建而成,负责政务通道、旅游商务通道、镇级重要交通道路及“村村通”道路的清扫保洁和环卫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目前,专业保洁拉运队伍已近200人,作业机械40余台,村屯道路清扫保洁和垃圾拉运步入专业化、常态化管理轨道,实现了垃圾“夜产晨清、日产即清”目标。

  据了解,该区城管局按照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整合市容市政管理所,深化城市管理执法重心下移工作。以“整合力量、重心下移、分级管理、分步实施、逐步到位”为思路,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按照区域相邻、工作任务量相近原则,将原有的2个市容管理所、2个市政管理所合并为2个市容市政综合管理所,每个管理所管辖10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成立驻街镇中队,并选派优秀管理人员充实到中队,强化管理执法工作力量;建立科所无缝对接体系,破解小区道路挖掘后无人修复的难题。在审批道路挖掘时,及时向所队、驻街执法中队通告,通过市政道路的审批环节有效管控小区道路的挖掘、修复难题。同时,管理人员进行挖掘施工前围挡核验,下发《挖掘道路许可证》,施工方才可进场施工;管线单位施工中,管理人员加大残土外运管理力度,保证道路畅通;管线施工后,进行现场验量,交与施工单位进行修复。通过所队前期介入、合理安排人员、科室紧密配合,做到审批管理对接无缝隙、管理无空档。

  在创新管理机制和体制的同时,香坊区城管局还以改装机械设备为切入点,改良创新提升工作效能。该区城管局自主研发桥体立面多功能清洗车。利用闲置金杯货车加装改进,对高架桥进行清洗作业,改变人工洗刷桥体作业成本高、效率低、危险性大的情况;研制全自动水刷防护栏电瓶车。以小型电瓶车为基础操作车辆,安装滚动毛刷、焊制水箱,代替人工手动擦拭作业的同时起到降尘作用;自制清扫工字架。用角铁自制工字架,将树坑上的篦子用工字架支起,可以轻松地将树坑里的垃圾和烟头清理出来,既方便快捷,又减少人力使用,提高了作业质量;改装小型清扫车。小型电瓶车的前方焊制了一个垃圾收集桶,改变小型电瓶车清扫后,还需要进行人工清扫的弊端;改造压缩箱。针对部分移动式压缩箱齿轮咬合举升的弊病,将齿轮咬合部分更改为液压缸举升翻斗作业。陆续将原有9台移动式压缩站全部更改为液压缸举升作业,将闲置设备全部利用起来,提高了设备的使用率。

[1]  [2]  [3]  下一页  尾页

责任编辑:连冬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