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正文

哈尔滨破解城市公交“司机荒” 星级驾驶员住便捷公租房

http://hrb.dbw.cn/ |  2016-09-06 10:27:20
作者: 邢汉夫     来源: 黑龙江日报     频道主编: 连冬雪

 

  公交首末站成驾驶员“温暖驿站”

  公交司机吃饭难、休息难、如厕难是公交行业的通病,导致公交司机流动性较大。为此,哈市借助创建公交都市的东风,加速推进公交首末站的建设,让公交司机有了休息驿站。

  记者在哈市滨江新城公交首末站看到,该首末站设有智能调度指挥室,沿途各站点设有电子显示屏,车辆什么时间到站,乘客一目了然。站内还设有暖室候车厅、IC卡客服中心、长途客车售票处、的士服务中心、职工食堂等,旁边还有加气站等。正值中午,在新建成的公交食堂内,106路公交车驾驶员魏永东手拿饭盒来到窗口,将饭票交给工作人员。记者注意到当天公交食堂的菜谱是红烧肉炖干豆腐、鱼香肉丝、炒三丝、黄瓜鸡蛋汤。打饭窗口前,不时有几位驾驶员拿着饭盒排队打饭。有的驾驶员时间充裕,打完饭找地方坐下来享用;有的着急发车,打完饭干脆直接带走。“我们原来的午饭,都是车队雇人做或者在外面订盒饭。回来晚了经常就没饭了,或者凉了,所以消化不良成为公交驾驶员最常患的病症之一。现在有了食堂,我们啥时候回来吃都有热饭暖汤,吃着很舒服。”魏永东笑着说。

  “设立的这个‘驿站’真的很好!因为有公交车场,车和司机都有休息的地方,这是我们的‘栖息地’,也是我们的家。”正在吃饭的公交车司机梁师傅对这个公交首末站的投入使用赞许不已。没有这个公交枢纽前,等待发车的车辆只能挨个停靠在路边,以免阻碍其他车辆通行,而司机只能坐在车上等待下一次发车。“憋了一程车想上个厕所,还得到处去找。”梁师傅表示,随着哈市公交首末站的逐步推广,这样的尴尬终于得到了改变。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近年来,哈市将推进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创建实施的突破口,截至目前共新建公交枢纽站3处、首末站63座。新建的公交场站集公交运营调度、车辆停放、洗车、加气与整备维修,驾驶员就餐、如厕、休息,乘客室内候车等功能于一体,大大提高了综合服务功能。

  公交司机待遇不断提高

  据悉,哈市将每年的9月22日城市无车日作为哈市公交工人节,倡导公交优先理念。同时,哈市提出建设公交都市目标,不断加大投入建设公交设施,提高公交工人的地位和福利待遇。今年,哈市新增及更新600台公交车辆,启动建设4座公交首末站、1座公交换乘枢纽、3座综合枢纽继续推进标准化候车长廊等公交站务设施建设。同时,为全市公交从业人员配发统一服装,增强公交工人的辨识度,提升公交工人的社会地位和荣誉感。

  “为了降低驾驶员的风险,哈市还在105条公交线路对7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提供意外伤害事故保险服务。”哈市公交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随着哈市公交都市的建设,公交司机的待遇和地位也在不断提高,相信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公交司机这个队伍中来,届时公交司机短缺的现状会得到缓解并逐步解决,公交服务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市民出行也会更加方便。

  对此业内人士建议,公交司机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司机荒”已成为很多城市公交行业存在的共性问题,各地也都在想办法解决。解决公交车“司机荒”的根本措施就是政府或相关部门要加大投入,适当给予国有、民营公交企业一定的补贴,提高驾驶员福利待遇,让他们的付出和所得成正比,这是最能吸引驾驶员的因素。为了提高驾驶员的积极性,各公交企业可以在现有节油奖的基础上设立安全奖和服务奖,每月安全行车无投诉的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有了这样的福利和待遇,自然就能笼住驾驶员的心,解除公交司机的后顾之忧,使之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联系我们】频道主编 :0451-87116812转哈尔滨频道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