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员工可休孝老假 专家呼吁进行探亲假改革
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按照规划,到2020年,北京市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缴率保持98%及以上,城乡基本社会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同时,老年人养老和医疗保障待遇逐年提高。
此外,规划还提到,完善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鼓励多缴多得。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将合理调整,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和福利养老金水平。
此外,北京市还将完善高龄津贴、高龄特困老年人补贴、居家养老服务补贴、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等制度。
-焦点
北京有探亲休假但员工多不敢休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孝老假”,但对于“孝老假”怎么休、假期薪水如何计算等没有规定。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鼓励“常回家看看”的假期包括探亲假等,但虽然1981年国家曾出台了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北京也明确了实施细则,在企业,甚至是机关事业单位,能够休探亲假的人并不多,有专家表示该假期已“名存实亡”,建议进行改革。
多数人称“常回家看看”遭遇休假难
按照国务院1981年的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已婚职工,每4年可以享受20天探望父母的假期。加上探亲来回的“路程假”,探亲假总共有24天。
但新京报记者去年曾随机选取20位来自北京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对其进行小调查。其中8人表示,没听说单位有探亲假;而20人中,休过探亲假的只有5人。
工作太多,领导不批之外,员工不休探亲假的主要原因是影响收入。虽然国家规定,探亲假期间不扣工资,但不扣的工资仅为基本工资,大部分绩效工资会被扣。
海淀区某街道人事科一位负责人介绍,该街道近十年来只有一位员工请了探亲假,还是因为家里出了急事,离开时间较长,回来补假时填的“探亲假”。而工信部下属一事业单位员工称:“我们的档案工资只有几百块,其他的是绩效工资。如果休探亲假的话,几千块钱就没了。”
今日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