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搜 索
厚植沃土兴万木广栽梧桐引凤来 哈尔滨新区谱写松花江北岸新篇章
2018-12-24 10:28:35 来源:生活报  作者:仲亮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12月24日讯 松花江如虹贯,伫立江边,南岸遥望高楼鳞次栉比;大桥通南北,行驶桥上,北岸近观路网纵横交错。目之所及,处处彰显着活力、释放着魅力、蕴藏着动力。随着6月7日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的正式挂牌,哈市迈入了以“一江居中,南北互动,两岸繁荣”为发展目标的新纪元。哈尔滨新区管理委员会紧紧围绕“三区一极”目标定位,遵循“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和龙江特色”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新区建设,努力把新区打造成生态宜居的幸福城、科技创新的智慧城、独具魅力的旅游城、文化交流的国际城,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市,最耀眼的北岸明珠,最振兴的龙江之翼。

  一年来,新区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及产城融合建设,提升城市载体功能,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哈尔滨新区(松北区)居民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心净水

  让新区居民告别“夜来水”

  随着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项目的相继落地,对安全供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原有日供水能力5万吨的地下水水厂供水能力严重不足、水处理工艺落后。夏季用水高峰期间,自来水时常变成“夜来水”,不仅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更严重制约了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早日让百姓“喝上放心水、优质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区委、区政府把提升安全优质供水能力、解决百姓饮水难的问题提到重要议事日程,经过缜密论证、充分调研、科学分析,作出了建设新区净水厂的重大决策。

  新区净水厂

  哈尔滨新区净水厂首次创新采用新型穿越钢管配重降浮施工技术,综合难度世界第一;经权威部门检测,哈尔滨新区净水厂出厂水质一次性通过国家106项标准检测,制水工艺跻身全国前列,全省仅此一家……新区净水厂从施工过程到水质标准,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哈尔滨松花江水源松北区域供水工程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项目,为早日解决松北居民的饮水难问题,省水利厅、省交通厅、松北区公安分局等多部门密切协同配合,特别是水利部松辽水利委员会对穿越松花江堤防、穿越一水源堤防及取水许可证等审批程序上给予了大力支持。实现多部门联动,形成合力,为哈尔滨松花江水源松北区域供水工程的成功试运行奠定了基础。

  2016年10月末进场开工后,克服了冬季气候恶劣的不利条件,在作业面积大、施工困难多,工期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哈尔滨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连续奋战、昼夜超负荷施工,无休息日、无节假日。在一个个安静的冬、夏之夜,居民酣然入梦之时,一线建设者用一个个不眠不休的夜晚和熬红的双眼,顽强的意志挑战着寒冬酷暑的极限,在极其恶劣的困境下经受住了考验,一次次把不可能变成可能,实现了20个月连续施工作业,水厂建设周期参比国内同类同等规模净水厂工程缩短了近17个月。

  新水厂投用后涉及到区域内供水转换问题,因供水流向改变势必会产生冲击管道内部多年淤积以及局部地区混合供水问题,造成供水浑浊,给居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影响。为消除影响,哈尔滨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会同松北供排水公司提前三个月进行谋划,聘请了行业内权威专家进行充分论证,最后决定对区域内DN300以上管径的市政管线进行冲洗。松北供排水公司根据区域管网情况,将全区176.28公里市政管网划分为7个片区进行逐步冲洗。历时55天,于8月28日完成供水转换工作,让新区106个小区,13万户居民,233家公企正式喝上了哈尔滨新区净水厂的“新水”。新区净水厂正式投用后,生产能力为12万吨/日,远期规划为40万吨/日。截止11月24日,已经生产供出639万吨合格生活饮用水,保证了哈尔滨新区的生产生活和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用水,新区居民正式告别“夜来水”,为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项目的相继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用最好材质最新工艺

  助圆百姓“安居梦”

  北岸润和城二期是承载目前松北区所有待安置回迁居民的回迁项目,是备受广大百姓期盼的棚户区改造工程,是哈尔滨新区城市化进程的重大举措。区委、区政府统筹谋划,扎实推进,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增进百姓福祉的重要抓手,始终以满足百姓需求、维护群众利益为工作重心,要求全区各相关部门协同建设单位科学高效地加快建设进程,优先保障安置房建设进度,让回迁群众早日入住,用实际行动取信于民,让百姓“安居梦”更真实。

  润和城二期

  为避免“安置房成为明天的棚户区”,让百姓切实感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提高建设标准,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分项工程,均严格对照“样板间”的标准进行施工,22栋楼宇外墙保温均采用保温岩泥的最新工艺,该工艺材料耐火等级达到国家标准,实现楼体与保温材料一体化、不易脱落。

  “在建设期间,松北镇回迁居民有的会到润和城二期施工现场查看施工进度,我公司项目部的工作人员尽可能地满足回迁居民的愿望,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带回迁居民到施工现场一起看质量、看进度、看户型,真正实现了用需联动,受到了百姓的一致认可。北岸润和城二期是我市唯一获得《“沈、长、哈”三市优质观摩工程奖》的棚改回迁项目。”该工程项目代表李晓辉告诉记者。

  为最大限度地保证群众利益,在不久的将来能有一个配套齐全、环境优雅、舒适宜居的美丽家园,让松北回迁居民住有所居,哈尔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用严格的品行和专业的职业操守,本着“快建设、出精品”的原则,秉承“安全至上、质量第一”的宗旨,全体工程管理人员顶烈日、战酷暑、冒风雪、斗严寒,无双休日、无节假日,从工程质量、建设进度和施工安全等多方面入手,选用最好的材质和探索最新的工艺,狠抓质量保安全,咬紧工期保进度,以誓圆百姓“安居梦”的坚定意志,竭力把该工程项目打造成政府的暖心工程、老百姓的放心工程、施工单位的安心工程,将北岸润和城二期作为新区乃至哈尔滨市的棚改回迁安置房示范项目。

  阡陌变通途

  为新区发展添引擎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骨架,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打造便捷通畅的道路系统是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新区为加快道路建设,完善城区道路交通路网,改善百姓出行环境,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契机,坚持基础先行推进产业发展的理念,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主抓手。科技创新城二期内已修建完成“六横七纵”路网体系,以此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提高通行能力,扩大城市框架,扩展城市空间,为构建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加快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升科技创新城二期的服务力和竞争力,提高城市品位提供战略保障。

  随着科技创新城二期路网骨架的形成,已有国家航天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东北三省唯一一项大科学工程,“空间环境地面模拟装置”大科学项目;哈市和深圳市合作建立的第一个产业园区,哈尔滨松北(深圳龙岗)科技创新产业园;主打航空航天、智能制造及芯片导线等领域的高端金属材料研发生产的博睿创富高纯金属材料产业基地项目等多个项目相继落地,预计明年启动建设碧海科技园区、智能制造园区、科技博览交易中心等。

  城市公园扮靓新区

  有“颜值”更有“气质”

  新区将生态修复、城市修补作为城市规划建设的重要任务,着力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改善环境质量,塑造特色风貌,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强烈意识。坚持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结合哈尔滨科技创新城在我国海洋、航天、对俄合作等领域高新技术产业的科技定位和产业布局,为进一步促进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完善居住环境,提升城市魅力和土地价值,决定在科技创新城二期内启动建设以航天、碧海及对俄为主题的城市公园,将公园建在百姓家门口,把绿色生活、生态发展已融入新区的每个角落,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真正意义上实现产城融合。三大公园一期工程建设工作现已如期完成,二期工程预计明年夏天完工后达到对外开放的条件。

  碧海公园:一场随心而行的航海之旅

  碧海公园采用自由流畅的平面布局,通过地形的起伏塑造海洋波涛汹涌的感觉,航海地图的铺装反映海洋文化。以海洋、航海文化作为公园整体文化底蕴,结合“一场随心而行的航海之旅”的设计理念,将公园分为航海科普区、航海科技互动体验区、海洋探索观赏区、模拟航海探险区、航海航行体验区、雨水花园示范区六大主题区域。航海科普区由儿童活动场地和体育活动场地组成,将海洋古生物化石的形象元素融入其中,让儿童在游玩中认知海洋生物,了解海洋的神奇;航海科技体验区在公园主入口处矗立一座一帆风顺的五色草主题雕塑,聚集航海科技互动区、航海主题景观、智慧城市展示等活动空间;海洋探索观赏区中心阳光大草坪设置慢步系统,可为大型集会和小型演出提供场地,冬季可利用中心区域场地开展丰富的冰雪项目;模拟航海探险区由梨花海景观构成,梨花盛开的春季,让居民体验在梨花的海洋中穿行的感觉;航海航行体验区布置一处双鲸戏水雕塑及健身设施;雨水花园示范区利用绿地吸收雨水,大面积绿地设计成起伏的微地,“之”字形园路铺装设计,方便道路及广场向绿地内排放雨水。

  航天公园:一草一木会说话 一墙一壁皆育人

  航天公园立足科技普及和教育,传承并弘扬航天精神,用景观充分展现中国航天文化和航天人精神,在公园中进行科普宣传,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进行展示,对航天知识进行教育,在满足基本休闲娱乐功能的同时,将公园打造成“一草一木会说话,一墙一壁皆育人”的科普教育园,并结合梦幻星空、宇宙之心、神舟扬威及天宫筑梦的设计理念,将公园分为四个主题区域。公园整体通过圆形和圆弧路网系统,模拟太空星球和星系形状,从平面构图上形成梦幻星空的意向。主入口标志区在入口处矗立一座火箭形状的主题雕塑,寓意神舟扬威;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区由一心、一带组成,一心即为中心的同心圆形广场,设计成天宫号空间站主体形状,形成公园中心景观,寓意宇宙之心,并结合主入口两侧寓意太阳板的条形停车场,使得主入口在外观上设计成天宫飞船,寓意天宫筑梦。一带即为两条航天文化知识科普廊,沿环路布置东方红一号、长征2号火箭、神舟一号等10处特色航天雕塑,展示我国航天飞船事业发展历程;儿童活动区设有返回舱形状的游戏屋,多层次绿化围合空间,形成儿童室外乐园;休闲绿化区建有大面积的疏林草地及沿街绿化,草地上布置石球,象征天体星球。

  对俄公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

  对俄公园以“中俄友好、中俄文化的共生与交融”为设计理念,结合中俄友谊文化交流设置了两处具有特别纪念意义的雕塑,使休闲娱乐项目和设施具有俄式文化气息。公园整体为俄罗斯园林风格,乔、灌、花草复式栽植,模拟自然生态进行布置,创造“春花、夏荫、秋实、冬青”的景观效果,“三季有花、四季常青”寓意中俄友谊常青。在文化底蕴基础上,该公园将建设成为集休闲、娱乐、健身、游览为一体的具有异域风情的公园。对俄公园分为七个区域,中俄景观共融区矗立一座中俄友好景观主题雕塑,采用规则式的植物种植方式,突出中俄友好景观雕塑;老幼活动区建有互动性绿地、门球场地、棋牌广场及太极广场等老幼皆宜的活动设施;草坪婚礼区设置欧式拱门及舞台,周边配有婚庆主题小雕塑;花海展览区由京桃花景观构成,采用常设的花卉展览、临时的专类花卉展和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展览;文艺表演区采用露天大舞台的形式,通过中俄经典文艺曲目的表演,传扬中俄文化;体育健身区设有漫步机、俯卧撑架、网球场及羽毛球场等体育健身设施;密林种植区以密林种植为主,观花和观叶植物相结合,充分组织树木的季相构图,使植物的色彩、芳香、姿态、风韵随着季节的变化交替出现。

  “城市公园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映一座城市文明程度和百姓幸福指数的一面镜子。哈尔滨新区科技创新城二期碧海公园、航天公园、对俄公园建成后,将形成‘一园一主题、一园一树种、一园一花海’的生态景观长廊,提高城市品质,让市民走进开放式公园,享受绿色生活,成为新区名副其实的绿肺。”三大公园工程项目代表徐宗泽告诉记者。公园建设不仅是锦上添花,更是满足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新区中心公园及三大主题城市公园像集中展示城市的一个个窗口,传达新区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努力打造产城融合生态示范区的美好愿望,让新区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城市。(图片由松北区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彭佳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