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9月26日讯(王雪菲姜元一记者郑通)近日,86岁的马旭老人将她毕生的积蓄1千万元捐给家乡哈尔滨市木兰县,用于教育、公益事业建设。

据了解,这笔捐款是木兰县有史以来接到的最大的一笔个人捐助,马旭老人的善举感动了整个木兰小城!而更让所有人动容的是她戎马一生、魂系蓝天的传奇经历。
娇小身躯绽放在万里蓝天,她是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
1933年3月,马旭出生在木兰县建国乡建国村李国宝屯,14岁就加入了人民解放军,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抗美援朝战争,曾光荣负伤并立功,被授予“解放勋章”等勋章。 1961年,中央军委命令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降兵。1962年秋,马旭第一次登机跳伞,直到1984年3月,年届知天命之年的马旭还跳伞两次。20多年间,马旭跳伞140多次。她娇小身躯闪现在山壑丛林、皑皑雪原、碧波南海、大漠戈壁。马旭创造了三项中国之最——第一个跳伞女兵、跳伞次数最多女兵、实施空降年龄最大女兵。

悬壶济世救人无数,她是军中“居里夫人”
悬壶济世,救人无数,被人称为穿军装的“女菩萨”。在跳伞部队时,马旭发现总有伞兵落地不稳而脚踝受伤造成战斗减员。1983年4月,马旭和爱人颜学庸(军医)研制出了“充气护踝”,可使跳伞着陆时的冲击力减半,扭伤情况接近零,1989年获得国家专利,这是中国空降兵获得的第一个专利。马旭还和爱人撰写了《空降兵生理病理学》、《空降兵体能心理训练依据》,填补了中国在这方面的空白,被外国专家称为中国军中的“居里夫人”。

她“贫穷”,家徒四壁;她“富有”,1千万毕生积蓄捐给家乡
走进马老的家,小小的院落、斑驳的石阶写满简陋。室内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除了满屋子的书外,几乎没有什么家什,两个沙发露出了破麻袋和破棉絮,睡的是六七十年代的硬板床,穿的是部队发的军装、吃的都是粥和馒头这样简单的饭菜。而为了自己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想摆脱生育的脱累,马旭在新婚第二个月就做了结育手术。好多人都不理解,自己没有孩子,又正师级离休,到了晚年像其他离休老干部那样享受养花、垂钓等乐趣不好吗?但马旭夫妇也将这种最简单享乐都“自我剥夺”了,他们一年到头紧张忙碌,忙实验,忙科研。她与丈夫对他们自己更是“小气”,节俭到不能再节俭,以至于无暇顾及他们自己,她们把全部的精力与心血都用于自己所钟爱的事业上。

人行千里常思亲,树高千丈忘不了根。马旭少小离家,戎马一生,热爱家乡之情始终如一,到了晚年更是思乡心切。86岁的马旭说:“我生在木兰,虽然回家乡的次数少,但对木兰的一草一木都非常有感情”。2018年9月,马旭将她毕生积蓄1千万元捐给家乡木兰,用于教育、公益事业。教育是她对家乡希望的寄托,她说,只有孩子能接受好的教育,家乡的发展就会更充满希望。平凡的老人,朴素的心愿,无不让人动容,挥之不去的感动,她的行为无声,但却给人无穷的力量。
马旭曾经说过,“和我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战友相比,我能活着就是无比的幸福。人的一生是有限的,而为祖国作贡献是无限的,只要生命不息,就得奋斗不止。 ”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阿城区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建设美丽宜居新农村2021/08/27
- 赵薇作品被多平台除名2021/08/27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五个一百”,浸润心灵的力量
- 27日新增确诊21例 其中本土1例(在云南)
- 红色血脉——党史军史上的今天|8月28日 重庆谈判
- 构建清朗网络空间,给网络活力护航 为网络正气撑腰
- 穷兵黩武只会使问题越来越多(钟声)
- 多国研究发现新冠病毒可能早已存在
- 州长换人 纽约州新冠死亡人数“追加”1.2万
- 埃塞俄比亚地方暴力冲突造成至少210人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