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里的女汉子们”巾帼不让须眉
——记哈尔滨市第四医院急诊内科护理组
东北网3月7日讯(刘志杰 王叶 记者 杜筱 )哈尔滨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是哈市急诊综合抢救能力强、规模较大的急诊科之一,每年急诊量约4万人次。急诊科护理组有“十三朵金花”,每天冲锋在急诊急救第一线,同男同事一样摸爬滚打,被同事们戏称“急诊科的女汉子们”。

对于急诊科来说,时间就是生命。
急诊科危重病人多,病人病情变化快,抢救的最初几分钟往往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和高超的抢救技术。在去年冬天的一个深夜,120送来一名重度乐果中毒的患者,该患者神志不清、口吐白沫、呈点头状呼吸,病情危重,必须马上清除毒物,插胃管洗胃,但插管洗胃会引起急性喉头水肿、呼吸困难、口唇指甲紫绀,会诱发心脏骤停,导致生命危险。当时,患者没有家属也几乎身无分文,急诊科值班医生护士果断决策、立即积极组织抢救,同时想尽办法联系到外地家属,以电话形式告知病情并取得认同。插胃管时患者已喉头水肿,插管困难,但急诊科护士用熟练的插管技术,很快为患者插入胃管,经过反复洗胃,彻底清除毒物,并气管插管应用人工呼吸机、改善呼吸及输液、解毒等对症处理。急诊科争分夺秒、生命至上的工作作风为患者争取到最佳抢救时机,终于从死神手中夺回了患者的生命,受到病人及家属的称赞。

急诊科的女汉子们每天冲锋在急诊急救第一线。
2017年9月上旬一天中午,急诊内科收治一名从某院ICU转入的患者,既往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功不全病史,半月前因急性心肌梗死于某医院进行冠脉支架手术,术后一直在重症监护室治疗,由于家里经济原因,患者家属要求转入哈市四院继续治疗,入院途中病情加重,入院时血压60/40mmhg,心率50次/分,下颌式呼吸,意识不清。入院后虽给予积极抢救治疗但由于患者基础疾病较多病情进一步恶化,呼吸下降至3-5次/分,心率38次/分,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在为病人吸痰、插管时,大量带血的痰液顺着插管呕吐出来,喷在了在场参加抢救的一名护士身上,但这名护士全然不顾,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全神抢救。经积极抢救后患者心率恢复正常,意识转清,恢复了自主呼吸,在场抢救者全都松了一口气,这名护士才意识到自己身上的衣服已被患者痰液污染,事后家属送来锦旗,激动地说:“生命在你们手中创造了奇迹。”

急诊内科护理组荣获2016-2017年度市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无论是白昼的喧嚣,还是夜晚的沉寂,在这里似乎都不曾体现,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分秒必争的抢救,24小时、365天的紧张忙碌,窗外的风景这群“女汉子”无暇顾及。在她们心里,生命第一、健康和生命面前人人平等。救死扶伤,是天职、是责任,是医者的本能。
数十年的坚守,急诊科护理人员用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挚诚之心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尊重,一面面锦旗、一封封表扬信,是肯定也是鞭策。2017年,哈尔滨市第四医院急诊科护理组荣获2016-2017年度市级青年文明号称号。
- “冷资源”助力“冰雪游”2021/01/04
- 延寿县:“文艺+宣讲”让党史学习教育“有滋有味”2021/09/02
- 网友爆料oner组合岳岳骗p:希望大家追正经明星2021/09/02
- 奥运冠军张雨霏:隔离期间能打游戏太爽啦!2021/08/27
- 齐齐哈尔市碾子山区: “小”城市打造志愿
- 张庆伟:持续提升管理保护质量和水平 努力
- 哈尔滨市建立经营业户诚信管理机制 3次违
- @高考生!多所驻庆高校招生计划和方案已提
- 高考期间大庆天气“和风阵雨” 最高气温29
- 大庆孤儿保障再升级 最新政策走在全国前列
- 哈尔滨机场第二通道 迎宾路高架桥施工忙
- 首批"提速办"事项清单公布 失业登记3个工作
- 纪念抗战胜利76周年:传承爱国救国的精气神
- 截至9月3日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 中秋假期火车票明起开售!疫情对出行有影响吗?
- 暴雨黄色预警:河南安徽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 多国领导人和国际组织负责人积极评价中国举办服贸会
- 布隆迪政府呼吁停止将新冠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
- 专访:爱尔兰和中国深化服务贸易合作机遇“巨大”
- 美国20年反恐战争损失8万亿美元 约90多万人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