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延寿县
搜 索
他的微信名叫"向天歌" 延寿青川乡新民村李延喜脱贫记
2017-12-12 08:46: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黑龙江日报12月12日讯 十九大报告提出,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如何激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因病致贫的李延喜不等不靠,通过饲养大鹅实现脱贫,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如果不是经历一场重创,李延喜不会成为贫困户。从贫困户到自主脱贫,身患强直性脊柱炎的李延喜不等不靠,在最难的日子不但重拾对生活的信心,还把日子过得颇有艺术气息。走近李延喜,会看到普通人对于生活不同凡响的体味。走进他的家,更会被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所感动。

  李延喜是延寿县青川乡新民村新民屯人,今年44岁。自幼患有强直性脊柱炎,前几年又经历一场车祸。

  “那时候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站起来。车祸后,拄着双拐,觉得生活也像断了腿儿。家里以前靠养猪、种蔬菜大棚过日子,因为我倒下了,这两样营生都不能再继续下去。如果没有那场车祸,我是打算扩大养殖规模和种植规模的。”记者见到的李延喜身材削瘦,语气平和,笑容中略带腼腆。讲起生活中的意外他并没有太多抱怨。李延喜说:“好在双腿恢复了,扔掉了拐杖。既然还能走,上有老下有小,生活还要继续。重活不能干了,就干力所能及的。”

  李延喜养起了大鹅。落雪的季节卖大鹅,平时卖鹅蛋。为了打开销路,他将每枚鹅蛋以低于市场价1元销售,用跑线的客车给客户捎鹅蛋。在他的微信好友对话框里,订购鹅蛋成为主要的聊天内容。李延喜的微信名叫“向天歌”,出自唐诗《咏鹅》。今年6月,李延喜成为脱贫户,他说多亏了“鹅大军”。李延喜养了1200只鹅,其中有200只是产蛋鹅,年收入10万元左右。

  如果说养鹅是李延喜为了生活做出的选择,那么画画和做工艺品则是他生活中最美的调味。在李延喜家中,记者看到了核桃制作的工艺品,还有一些镶裱起来的画作。省委办公厅派驻新民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王秀光对记者说,这些都是李延喜做的。用易拉罐制作的“虎啸山河”气宇轩昂,“马到成功”上的马英姿尽显,核桃匣子堪称工艺品。李延喜做这些工艺品的工具就在他的杂物间里,电钻、电锯、砂纸这些常见的生活用具就是他的全部工具。掀开沙发垫子,李延喜拿出一沓未装裱的画作,花鸟虫鱼应有尽有。

  李延喜有一个美术梦,这个梦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在心中生根发芽,只是没有实现的机会。从未经过专业学习,这些字画都是他对照电脑一点一点学习和临摹的。核桃工艺品是他一点一点琢磨的。“我做这些核桃工艺品都是自己去山上捡核桃,然后用电锯把核桃锯开,手工打磨,再涂色,纯是为了爱好,没想到现在还有不少来求字和求画的人。”李延喜的妻子马淑凤很支持丈夫的爱好,还时不时将丈夫的作品晒到朋友圈。说起字画上的印章,李延喜有些不好意思:“这个印章有些简陋,我是自己用橡皮抠的。”他告诉记者,今年19岁的儿子正在哈尔滨一所技师学校上学,家里的收入也稳定了不少。父母和他们在一起住在新房里,一家人在一起的日子让人知足。

  听见小园里的鹅群发出叫声,李延喜急忙去给鹅喂食。他的母亲心疼儿子,赶紧从屋里出来帮儿子赶鹅群。老人对记者说,李延喜自己粉碎玉米喂鹅,一个人每天要放一群鹅,但李延喜从不抱怨。去年她心脏病手术花了不少钱,都是孩子们凑的,一家人和气比啥都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坚持大扶贫格局,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接受采访的扶贫工作者都认为,转变贫困户“等靠要”的观念,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是解决贫困问题的根本。李延喜很平凡,苦心经营着小家,谋求着增收的门路。李延喜并不平凡,作为贫困户,他没有“等靠要”的心理,无论何种人生际遇都扛起家庭的重担,努力拾起对生活的信心,通过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在脱贫攻坚路上,我们期待看到越来越多的“李延喜”。

责任编辑:连冬雪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