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0月24日讯(记者 张隽珊)24日,哈尔滨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会议听取了关于棚户区构造情况工作的汇报。据悉,哈市计划利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改造工作,年均改造规模约0.89万户。
通过持续多年的棚户区改造,哈市累计完成238个项目、18.3万户居民的改造任务。极大改善了住房困难群体居住条件,棚改居民户均住房建筑面积增加了20余平方米,户均家庭增加财产性收入30万元左右。经过多年持续改造,目前哈市道里、南岗等中心城区的集中成片棚户区已经基本得到改造,剩余棚户区主要集中在城市三环周边及城乡结合部,同时随着城区范围的扩张以及行政区划的调整,呼兰、阿城的棚户区也被纳入哈市市区棚户区改造范围。按照国家关于城市棚户区的概念界定,哈市城八区(不含双城区)尚有城市棚户区(不含城中村)109片,涉及征收户数3.86万户。其中:主城6区尚存80片、2.66万户,呼兰、阿城区尚存29片、1.2万户。按照国家和省里要求,这部分棚户区需在2020年基本完成改造任务。此外,经梳理,哈市已实施改造的棚改项目中,尚有逾期未回迂项目47个,涉及居民3.3万户。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这些逾期未回迁项目要在2018年底前基本完成回迁安置工作。
同时,哈市积极推行棚改征收货币化安置,今年实施的陶瓷二期棚改项目作为第一个采用货币化安置政策的项目,5月16日启动征收的后,在搬迁奖励期内完成搬迁1142户,占总户数的97%。在回迁安置方面,在任务量最大的香坊区成立了18个现场指挥部,抽调了100余名后备干部充实到一线,每个指挥部的主要负责人包项目,任务不完不下一线。截至目前,哈市已有8941户历史遗留棚改居民回迁进户,提前完成年初确定的8592户年度目标任务。
下一步,哈市将根据省里确定到2020年基本完成棚户区改造任务的工作目标,对于主城6区2.66万户城市棚户区,按照“由中心向外围渐次推进、兼顾三环以外急需改造”的原则,计划利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改造工作,年均改造规模约0.89万户。对于呼兰、阿城现存1.2万户城市棚户区,将结合卫星城及小城镇建设同步推进改造工作,同时考虑两区房地产市场低迷、商品房存量较大的实际情况,拟通过加大货币安置比例、购买存量商品房作为安置房等方式,在推进棚改的同时努力消化商品房库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健康发展。
此外,哈市明确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征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把征收工作纳入各区年度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体系。对个别严重影响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滞迁户”、“钉子户”依法启动司法强制执行程序。并优先考虑将与棚改项目配套的市政道路及源网厂站基础设施工程纳入年度城建计划,优先在棚改项目中推广装配式等现代建筑施工工艺,确保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