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搜 索
张闻天在东北
2017-07-04 11:26:00 来源:黑龙江日报  作者:崔艳波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张闻天是中国共产党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中国革命重要领导人之一。从投身“五四”运动到“文化大革命”中含冤逝世,他为中国革命和建设孜孜不倦奋斗了50余年。他光辉的一生,特别是在东北三年中作出的卓越贡献,永远铭记在党和东北人民的心中。

张闻天资料图。

  抗日战争胜利后,东北成为国共双方争夺的焦点。毛泽东高瞻远瞩地指出:“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末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党中央及时制订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成立以彭真为书记,陈云、程子华、伍修权、林枫等为领导成员的中共中央东北局,立即奔赴东北,统一领导根据地的创建工作。按照统一的战略部署,中央先后派遣21名中央委员和候补中央委员,率领2万干部和11万大军挺进东北。

  张闻天主动请求到东北工作,经中央批准,1945年10月22日,张闻天与夫人刘英、李富春等一行从延安启程,一路跋涉,11月20日到达中共中央东北局驻地沈阳。11月26日到达中共北满分局所在地哈尔滨。

  随后在陈云主持下,张闻天参与起草了《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以陈云、高岗、张闻天名义致电东北局并中央。《意见》对东北工作方针提出建议:我党独占东北的可能性现在是没有的,不要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三大城市,而要在东北广大城乡地区放手发动群众,在长期战争中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最后夺取东北全局的优势。中共中央对建议表示完全同意。《对满洲工作的几点意见》为东北根据地的创建指明了方向。

  12月,中共中央东北局任命张闻天为北满分局委员、合江省委书记。张闻天赴佳木斯,途中因土匪叛乱在林口受阻,遂折回牡丹江,化名张平之,以北满分局代表的名义,到宁安县调查研究、指导工作。

  1946年5月11日,张闻天到达佳木斯,就任中共合江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他在合江省贯彻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部署。6月,他在省委第一次扩大会议上明确提出“一个中心,三项任务”工作部署,即以发动群众改革封建土地制度为中心,完成剿匪、生产、支援前线的任务。他要求各级干部丢掉享乐思想,作长期艰苦斗争的准备。

  剿匪斗争是创建合江根据地的首要任务。合江省土匪活动猖獗,严重威胁着合江根据地的创建工作。张闻天指出合江的剿匪方针是消灭土匪。在战术上,要求以穷追堵击相配合,采用“三猛战术”,实行以毙俘匪首、消灭股匪为目标的歼灭战。在这种方针的指导下,合江军区司令员贺晋年与359旅谭友林相互配合,协同作战,几次横跨牡丹江,先后生擒活捉谢文东、李华堂、张雨新、孙荣久四大匪首。平息合江匪患,稳定了社会秩序,恢复了生产,为发动群众进行土地改革扫清了道路。

  土地改革是建设根据地的中心任务。张闻天在这场革命运动中,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总结典型经验,广泛发动群众,指导全省土改工作,使合江省的土改运动健康地发展。他曾三下桦川县会龙山村,对土改中“反奸清算”不彻底,假分地、转移浮财等存在的普遍问题时,提出要深入发动群众,煮熟“夹生饭”,消灭“夹生饭”地区的任务,并及时领导各地开展了煮熟“夹生饭”的斗争。1947年冬,一些地方刮起“扫堂子”之风,让地主、富农净身户,平分中农财产,到城里挖浮财,侵犯工商业者的利益。张闻天坚决予以反对,并采取切实措施,注意保护城市工商业及团结中农,使合江的土地改革和其他各项工作得到健康的发展。1948年2月,合江省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工作重心迅速转移到发展生产和支援东北解放战争上来。他在合江省的工作得到东北局及中共中央的肯定。

  1948年5月,张闻天调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任东北局常委兼组织部长,后又兼任东北财经委员会副主席,1949年5月担任中共辽东省委书记。在东北局工作期间,他就已思考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问题,特别是他为中央东北局起草的《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关于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毛泽东在论述经济建设方针时被采用;他在《关于东北经济构成及经济建设基本方针的提纲》中的思想,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被毛泽东吸收到报告和会议的文件中。他为党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方针及建国后经济建设方针的形成,做出了重大贡献。

岁月匆匆,张闻天离开我们虽然40年,但他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的功勋,人们永远铭记。

供稿人:崔艳波

责任编辑:连冬雪

纪念建党96周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