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搜 索
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在东北抗联精神中的体现
2017-07-04 11:08: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 马莉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数千年来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底蕴,爱国情操、坚贞气节、团结精神和顽强意志是其中精髓。这种精髓,在东北抗日联军身上也得到了生动体现。

资料图

  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爱国情操是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和凝聚力的的源泉,也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与敌人坚持斗争的精神动力。

  爱国情操是人们对自己国家一种朴素而直观的感受,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爱国的表述比比皆是。春秋末年的《左传》中就有“临患不忘国,忠也”的词句;三国时的曹植曾写道:“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宋朝时的陆游曾写道:“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明朝时的于谦曾写道:“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忠家”;清朝时的林则徐曾写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祖国忠贞的情感,为国家奉献的行为,千百年来一直为人民所尊敬传颂。

  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蓄谋已久的事变,短短时间内,东北大片河山陷于敌手。深重的民族危机面前,东北民众不甘奴役,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观念,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和发动下,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的引领下,携手组成东北抗日联军,站到了抵抗侵略者的最前线。

  东北抗日联军《十大要义歌》中的第一句就是“拯救危亡,神圣天职,以身许国,誓死抗日;我军人第一要义。”东北抗联第十一军副军长张甲洲,出生于地主家庭,先后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才华横溢的他本可以有安逸前途,却断然放弃,投笔从戎,成为一名驰骋疆场的抗日将领,直到最后为国捐躯。抗联第五军第二师师长傅显明,早年在东北军当兵,九一八事变后目睹国土沦陷、同胞受难的残酷现实,激起他强烈的爱国热情,后加入东北抗日联军,历经无数艰苦危险的战斗,毫不动摇。最终在一次敌众我寡的突围战中壮烈牺牲,临终时仍高呼“中华民族万岁!”

  就是这样以身许国的壮志,就是这样为国牺牲的忠诚,激励着抗联战士们不屈不挠地战斗。据抗联领导人之一周保中的推算,1931年至1937年间,抗联歼敌人数约为103500人。而据日本陆军省1936年3月公布的数字,九一八事变至1935年末,日本关东军战死4200人,伤病17.13万人。日本关东军参谋部统计,1936年日伪军战死者627人,伤1417人;1937年1月至9月,死伤518人。据日本原生省战后统计,从1937年七七事变至1946年初,日军在东北阵亡约4.6万人,加上受伤人员约13万余人。由此能看出东北抗日联军对关东军造成的巨大杀伤。同时,抗联不断出击袭扰日伪军,极大地动摇了其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关东军头目本庄繁曾言:“要清除东北敌军,非用3年工夫、10万精兵不可。”这就是东北抗日联军践行以身许国、誓死报国的誓言,对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视死如归,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气节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的脊梁,即坚持正义,有所不为的志气与节操。《孟子?滕文公下》中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表述。中华民族崇尚高洁坚贞的品德,敬佩视死如归的气概。从屈原《九章》中的“苟余心其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到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从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抱旌持节的苏武,到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这些人物和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广为流传。就是这种对信念和操守坚贞不移的气节,支撑着中华民族走过一次次危境,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实行残暴的法西斯统治,对东北抗日力量进行不断的屠杀、镇压与“讨伐”。一场场战斗中,无数抗联将士血洒疆场,英勇牺牲,其中师以上领导人100余人,军以上者30余人。周保中曾在一封给党中央的信中写道:“优秀忠实的干部不断的牺牲,群众斗争中提拔的、培养的、教育的,赶不上牺牲的多”,但他始终教育指战员们:“我们必须时刻准备上刺刀和敌人短兵相接,作最后的冲锋肉搏。宁肯为民族解放而流血,保全革命的贞操和气节,不能丝毫放弃共产党的主张,不能变更共产党革命的态度。”

  抗联第五军第三师第八团第一连十几名战士在一次战斗里,为守卫通往总部及密营的道路,在连长李海峰的带领下,坚守小孤山阵地,与400多日伪军从黎明战至天黑。李海峰双腿被炮火炸断,就让战友抬起自己继续射击。最终,他让副官带着文件与3名负伤战士撤退,自己则在打完子弹后拉响手榴弹与包围过来的敌人同归于尽。其役共毙伤日伪军100多人,留守作战的12名抗联战士全部壮烈牺牲,小孤山从此改名为“十二烈士山”。

  东北抗联第五军第一师妇女团的八位女战士,随部队西征时在乌斯混河边被千余日伪军包围。为掩护大部队安全转移,她们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战至子弹耗尽时,面对敌人逼降,八位女战士宁死不屈,在指导员冷云的率领下,毅然挽起手来投入冰冷的乌斯混河。她们之中,年龄最大的23岁,最小的只有13岁。

  著名抗日女英雄、东北抗联第三军第二团政委赵一曼,出生于四川省一个地主家庭,在九一八事变后赶赴东北,克服种种困难,领导工人运动和组织农民武装,成为人民传颂的抗日女杰;在受伤被捕后,面对敌人种种酷刑折磨,始终铁骨铮铮,坚贞不屈,连残暴的日本军官都不得不为之叹服。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就是这样不畏枪炮的勇毅,就是这样不惧屠刀的坚贞,抱定信念的东北抗日联军将士,前赴后继、视死如归,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以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万众一心,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

  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指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配合。中华传统文化中历来注重团结精神,这是民族得以凝聚不散、生生不息的根本保证。《国语》中曾有“众心成城,众口铄金”的记载;《孙子》中写道:“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墨子》中写道:“《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十四年漫长的战斗岁月里,东北抗联眼前的形势极端险恶。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伪军,除了坚持战斗外,还必须要团结起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的一切抗日力量,发扬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国际主义精神,凝聚力量,共同打击敌人。

  1933年,根据党中央《一·二六指示信》精神,东北党组织着手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附近义勇军和山林队协同作战。1936年2月,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发布《为建立全东北抗日联军总指挥部决议草案》,决定将东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部队统一称为“东北抗日联军”。这是东北最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原本出身不同、信仰各异的爱国军民团结在一起,勠力同心,携手抗日。

  第十军军长汪雅臣,原是一支反日山林队首领,名号“双龙”,后接受中共珠河县委改编,从此以东北抗日联军第十军军长的身份,率部征战沙场,屡立战功,最后在突围战斗中为救援战友以身殉国。为纪念这位出身绿林的抗日英雄,他牺牲前率部留驻的村子,在建国后更名为“双龙村”。

  除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东北抗日联军还充分发扬了国际主义的团结精神。东北抗联中有很多朝鲜流亡爱国者和共产党员,他们加入抗联,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中国军民共御外侮。如后来成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的金日成,就曾任抗联第二军第三师师长,与周保中、李延禄等中国将领多次协同作战。由于日本对苏联的侵略野心,中苏两国也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东北抗联的战斗,牵制了关东军的大批兵力,使其迟迟无法对苏联发动战略进攻。在1940年抗联最艰险的时刻,苏方接纳其入境整训,给予了很大支援。抗联也不断派遣小部队回东北执行侦察任务,为苏军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军事情报。1945年8月,苏联红军向关东军发动强大攻势,东北抗日联军配合反攻,直到日本宣布投降,东北获得光复。

  《易经》有云:“二人同心,其力断金”,东北抗日联军在十四年不屈不挠的抗日战争中,以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汇聚力量,并肩战斗,互相援助,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直到夺取最终的胜利。

  四、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是一个崇尚自强精神、坚韧意志的民族,《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左传》有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孔子家语》有云:“笃行信道,自强不息”;《宋史》有云:“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愚公移山”、“卧薪尝胆”等故事,千百年来家喻户晓。这些无不体现了对意志的尊敬推崇,在艰难环境中不低头,不放弃;在遭遇磨难挫折时不灰心,不气馁,才能迎来最终的胜利。

  东北抗联所处的斗争环境之艰苦,是世界战争史所罕见的。日军不断进行残酷的“讨伐”、“围剿”,后来更以“集团部落”的形式割断部队与群众的联系。在长达十四年的斗争中,东北抗日联军独悬敌后,没有任何物资、兵力、金钱的支援,后来更完全失去了和党中央的联系。东北地处高寒,冬季漫长,抗联长期在山间作战,冬季跋涉于天寒地冻的密林,雪深过膝、冷彻肺腑;夏季则穿行于丛林沼泽之中,日晒雨淋,蚊虫叮咬。部队经常断绝给养,只能以树皮草根充饥,以冰雪解渴,甚至饿着肚子与敌人周旋。可以说,东北抗日联军的将士们,是以当代人类最低的生存条件,进行着一场中外战争历史上罕见的长期斗争。但就是这样艰苦卓绝的环境,却不曾磨灭战士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始终践行着“一息尚存、誓死抗日”的信念。

  跟中央失去联系,抗联领导干部们就想法设法地进行联络,除了派人进关寻找党组织外,还曾两次组织部队西征,意图与党中央和红军取得联系。面对强大敌人,抗联扬长避短,展开机动灵活的游击战,同时开辟游击根据地,使之成为与敌人长期周旋的依托。在敌人广修“集团部落”,根据地被大肆破坏之后,抗联在一些易守难攻的山林处建立密营。艰苦而灵活的游击战,无疑是东北抗联自强精神的精彩写照。

  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抗联指战员没有被吓倒,而是以顽强意志忍受和克服,努力生存,坚持战斗。周保中曾在日记中记述:“备尝劳碌艰辛,实无有加于我东北抗日游击战士者。虽如是其苦楚,我部队官兵尚能安之如常,为民族国家争生存,为人生志节而反抗日寇,固应如此。”抗联第一路军总指挥杨靖宇,由于叛徒告密被敌人重重追袭包围,面对劝降,他大义凛然,毫不动摇,坚持战斗到牺牲。敌人困惑于如此环境他如何生存,便解剖了他的遗体,发现胃里竟然没有一粒粮食,只有未能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这种意志连日军都为之敬服畏惧,称其为“真正的武士”。东北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在率部西征时曾和战友们作《露营之歌》,歌词中充满昂扬斗志和英雄气概。虽然“足溃汗滴气喘难、冷气侵人夜难眠”,尽管“烟火冲空起,蚊吮血透衫”,哪怕“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但抗联战士们坚定的意志、乐观的豪情“踏破兴安万重山”,发誓要“黑暗一扫完”、“夺回我河山!”

  就是这样百折不挠,不畏艰险的自强精神,就是这样坚忍不拔,连侵略者都为之胆寒的顽强意志,支撑着东北抗联将士们跋山涉水,爬冰卧雪,坚持斗争,最终迎来胜利的曙光。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爱国情操、坚贞气节、团结精神和顽强意志,这些信念贯穿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程中,流淌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血脉里,闪烁在东北抗日联军将士们的战斗精神中。这是先贤留给我们的傲人财富,是先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永载史册,永不磨灭,永远鼓舞后人奋发向上,将中华民族推向伟大的复兴之路。

责任编辑:连冬雪

纪念建党96周年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