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民族的独立解放、国家的繁荣富强、人民的共同富裕为己任,英勇奋斗,艰难求索,百折不挠,永往直前,最终使中华民族摆脱了近百年来所遭受的苦难和屈辱,贫穷与落后,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和尊严,并带领中国走上了伟大的民族复兴之路。党在黑龙江近90年的光辉历程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谱写了不朽的篇章,不仅创造了辉煌的业绩,同时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在勇于开拓中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
90年来,黑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怕牺牲,敢于争先,百折不挠,奋勇开拓,为国家、民族的解放、独立和发展、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开辟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红色通道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从此,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开天辟地的新阶段。黑龙江作为与俄国接壤的边境地区,较早地接触了俄国革命和马克思主义思想。1905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尔什维克便来到黑龙江境内的中东铁路工厂进行革命思想的传播,之后,又有大批旅俄华工将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和书籍带回国内,而国内一大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也通过黑龙江的中东铁路前往俄国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1928年,党的六大代表同样是通过这条通道往来于中苏边境,参加了中共唯一在境外召开的这次党的代表大会。为此,这条连接中国和俄国(后苏联)的红色通道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付出了巨大牺牲从九一八事变到抗战胜利,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没有外部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条件下,面对敌人的强大进攻,无所畏惧,孤军奋战,赴汤蹈火,英勇御敌,消灭了敌人大批有生力量,取得了以弱胜强的辉煌战果。特别是全面抗战爆发后,身处东北沦陷区、孤军奋战六年之久的抗日部队与关内抗战相呼应,广泛开展游击战争,频繁袭扰敌人、破坏日伪的后方基地,使数十万日军滞留东北,不能入关南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1938年后,东北抗日斗争进入了最艰苦的时期,抗联战士经常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与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连续作战。尽管给养、严寒和强大敌人的围追堵截对东北抗日部队构成了重大威胁,但他们始终没有放下手中的武器,而是以自己顽强的意志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一直坚持到抗战的最后胜利。
为创建东北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创建巩固的东北根据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了配合主力部队粉碎有美国支持的国民党军队的猖狂进攻,黑龙江各级党组织领导广大军民在各方面工作还没有进入正轨,经济没有恢复的情况下,竭尽全力做好支前工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保证解放战争的胜利。辽沈战役结束后,黑龙江各级党组织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抽调大批干部支援全国。同时,积极组织开展了反奸清算、清剿土匪、土地改革及各项事业的恢复和发展,从而为建立新中国,夺取全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一五时期的重点工程为国家重工业建设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了尽快将满目疮痍的国家经济恢复和发展起来,新中国成立不久,党中央就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其中,一五时期国家的156项重点工程就有22项落户黑龙江。为了保证这些重点工程按计划完成,黑龙江党组织从全局利益出发,在设计、预算、施工管理等方面为这些重点工程进行了充分准备和有力支持,并动员人民积极投身重点工程建设。哈尔滨汽轮机械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电机厂、富拉尔基特钢厂、齐齐哈尔重型机械厂等大型企业相继建成并投产使用,填补了我国在重工业领域的空白,在国家的经济恢复和建设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这些大型企业仍在不断地挖掘潜能,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出着自己的重要贡献。
三大开发和建设是国家经济起步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庆油田、北大荒、大兴安岭的开发和建设是新中国成立头十年国家的重要经济发展项目。为尽快实现预期目标,黑龙江各级党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和牺牲。大庆油田从发现到开发,从建设到发展,曾凝聚着几代石油人的辛勤汗水。从1976年开始,大庆油田连续27年高产稳产,目前已成为世界级的大油田。北大荒的开发和建设同样经过了几十年的浇灌和耕耘,如今昔日的万里荒原,早已建设成国家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他不仅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大量的粮食和经济作物,而且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大兴安岭的开发和建设者们,在与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中,为国家生产出大量木材,如今他们为了林区的永续利用,继续发扬不怕苦、敢拼搏的精神,为国家的生态安全贡献着力量。从新中国成立以来,黑龙江累计为国家提供了占总量三分之一的原油,七分之一的商品粮和四分之一的原木。
在艰苦奋斗中诞生的伟大精神
党在领导黑龙江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在不同的时期分别铸就和形成了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区精神。这些伟大精神,早已化作一种前进动力,鼓舞和激励一代又一代龙江人民为民族的解放、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英勇斗争、不懈奋斗。
东北抗联精神东北抗日联军诞生于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入侵中国东北、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她是一支由中国共产党直接创建和领导的由东北各个民族和各个阶层的爱国人士组成的抗日武装。在十余年的艰苦抗战中,东北抗联将士一面与凶残强大的日本侵略军血战,一面与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生生死死,顽强不息。以对民族、对国家、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奏响了一曲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以勇于牺牲、艰苦奋战和民族团结等为主要内容的撼人心魄的英雄赞歌,这种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祖国和不畏强暴,奋起抗争的伟大的抗联精神,将永远留存于历史,留存于后世。
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的航船,大庆石油战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开发建设大油田的会战之中。没有运输设备,他们就手拉肩扛;为按时开钻,他们用脸盆端水;没有房屋,他们就住自己打造的“干打垒”。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以铁人王进喜为代表的石油人苦战三年,终于使亘古荒原喷出了滚滚原油。在石油大会战的岁月中,他们以自己的模范行动,为我们的时代创造了可称为民族之魂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这就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和“自强、自律、负重、拼搏”为主要内容的、催人奋进的一种精神力量。
北大荒精神黑龙江垦区的开发与建设,是新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大幅度增加粮食产量,从1958年开始,国家调集十万转业官兵开赴“北大荒”,在莽莽荒原上安营扎寨,他们按照“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方针,在一无经验、二无设备、三无资金的条件下,凭借顽强的毅力和忘我的牺牲精神,用双手开出了万顷良田。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给黑龙江、乃至全国的伟大精神宝库又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突破高寒禁区精神黑龙江地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在新中国的建设中,林木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支援国家的经济建设,黑龙江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发挥了不怕艰苦,敢打硬仗的精神,陆续组织广大官兵、林区干部和群众进入莽莽林海进行开发建设。漫长的冬季,他们冒着令人难以忍受的严寒,用简陋的工具铲塔头、截冰河,清泥沼,在物质条件极端匮乏的情况下,用肩膀和双手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开发林区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为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财富,而且还形成了以“拼搏、创业、务实、奉献”为内涵的大兴安岭的突破高寒禁区精神。
中国共产党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
党领导黑龙江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充分地证明中国共产党在引领社会进步,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发展道路上虽走过一条崎岖不平,艰难曲折的道路,但取得的业绩是巨大的,并在革命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理论联系实际,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黑龙江与全国一样,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我们之所以取得了一系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并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成果。
密切联系群众,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就把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和幸福而不惜牺牲生命作为自己为之奋斗的目标。在90年的艰辛苦斗,奋力拼搏中,中国共产党始终从发展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从而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与时俱进,在开拓和创新中永往直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基本表现。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创新,就不可能在纷繁复杂的条件下,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征程中,正是因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及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党在黑龙江的发展道路和实践也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条真理。
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在90年的风雨历程中,曾经历了来自党内外无数的艰难险阻,尽管曲折坎坷,但我们党经受了各种风险和考验,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才能在社会的发展进步中保持先进性,并赢得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拥护,也才能使中国共产党具有无限的生命力。
纵观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黑龙江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和所作出的重要历史贡献,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国共产党无愧为一个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黑龙江在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无愧于党、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
(本文作者:中共黑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