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木兰县
搜 索
木兰水稻“旱种” 为农民解忧 为农田节水
2017-05-04 16:38: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王雪菲 姜元一 郑通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5月4日讯(王雪菲 姜元一 记者郑通)春种一粒栗,秋收万颗子。五月,是农民们忙着播种的季节。近日,记者在木兰县柳河镇三星村博宇农机合作社看到社长刘海波和社员们正在组装水稻旱种播种机。刘社长告诉记者说,机器马上组装完成,就要开始播种了。正在侍弄稻种的社员王庆禄说,水稻旱种可帮他解决了大难题。他家仅有10多亩旱田,每年都种玉米,但现在玉米卖不上价,眼看着种地赔钱,如果没有水稻旱种,真不知道该咋办好了。

  木兰县是以种植水稻、玉米、大豆为主的农业县份。近年来,玉米收购价格走低,让农民对旱田种植很忧虑。木兰县以调结构、转方式、促进粮食提质增效为目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组织,推行水稻旱种栽培模式,确保粮食提质增效。木兰县柳河镇副镇长谢铭说,水稻旱种对于种植旱田的农民来说是及时雨,这种种法不挑地型,只要将田地整平整,就可播种。它还节省时间,投资小。谢镇长给记者算了一笔帐,“旱种”不用打池梗,节省土地的同时,还省去扣棚、育秧、插秧环节。用水量小,它是根据水稻不同生育期的根层土壤水分含量,确定灌水时间、次数、水量,与常规灌溉相比,“旱种”可节水30%-40%。每亩地算下来,农民共可节省成本320元,而“旱种”每亩的产量在800-900斤,却是种植玉米收入的2倍。

  水稻旱种对于农民来说是全新的技术,靠地吃饭的农民对于新的种植技术应用会有许多担忧。为了让农民安心地种上地,木兰县采取依托农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和专业化服务组织,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木兰县柳河镇三星村博宇农机合作社社长刘海波说,他今年在农民手里又流转了200多亩旱田进行“旱种”,合作社会承担农民所有的风险。新入社的社员王庆禄说,他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粮食产量及销售了,他还在合作社做临时工,又增加一笔收入。

  据介绍,木兰县已有吉兴乡、柳河镇两个乡镇推广水稻旱种技术,已流转旱田1000亩。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