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笑脸墙上女子车队的司机们洋溢着笑容。
自创“贴心”服务
记者在群力公交首末站见到110路女子车队驾驶员秦雅娟时,她正在做出车前的检查。秦雅娟告诉记者,每次出车前都要检查一下机油,然后再检查一下半轴螺丝有没有松动,这些细节都会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还要看看四边的轮胎有没有漏气,她们出车后一整天都是在外面跑,要尽量不缺趟、不给乘客带来麻烦。
走上车,记者看到精美的绢花、温馨的提示语、便民箱……无不透露着女性的温柔和细心。车队自制了服务用语集锦,将28条服务用语印制成册,便于驾驶员学习。大家还利用休息时间,仔细研究了主要站点的换乘路线,每当车辆到达主要站点时就为乘客介绍。驾驶员陶秀荣原来是一名公交车乘务员,转行做了司机后,发挥自己以前的特长,遇到堵车或等候信号灯时,就将哈尔滨的主要景区介绍给乘客。为了让乘客们听清楚站名,除了正常使用语音播报器之外,驾驶员们都会再来一遍口述播报。

女子车队司机用心装点着公交车,为乘客营造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女子车队成员用心为乘客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
车队为了更好地为百姓出行服务,在终点站内为乘客提供免费wifi以及报纸、热水、常用药品等物品,方便乘客使用。还开展文化进车厢活动,向乘客传递正能量,展示国有公交企业多年以来的历史文化积淀,树立了新形象。
她们优质的服务也赢得了一些铁杆“粉丝”。家住天鹅湾小区的陈姨,是110路公交车的忠实乘客,她不管去哪里,都要坐上几站110路公交车,哪怕再转乘其它车辆。“陈姨常坐这个车,认为我们服务态度好,说驾驶员不容易。”石慧说,陈姨时常做点好吃的送给这些驾驶员,她没事的时候就来到休息室,为驾驶员按按摩,缓解一下紧张的筋骨。还有很多附近小区的居民,多数都退休了,没事就来坐一圈,看看风景、聊聊天、散散心。
愧对家人老小
在外她们是公交车驾驶员,在家她们是女儿、妻子、妈妈,可因为工作的特殊性,面对家人她们心中都有些遗憾和愧疚。车队休息室上有一排写着车号的小盒子,每位司机出车前都要把手机放在里面,不让接听电话影响行驶安全。
石慧给记者讲起了这样的故事,驾驶员刘丽宁是一位43岁的妈妈,12岁的女儿在省杂技团上学。去年的一个周末,女儿放假在家,好久没有见到妈妈就想和妈妈亲热一下,就随妈妈来到了公交车上。孩子先是看书,后来迷迷糊糊地睡着了,跟着睡了一圈又一圈,刘丽宁看到眼里,疼在心上。
身处在110这个优秀和谐的团体,自立、自尊、自信、自强始终鼓舞和鞭策着这群姐妹。“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年“三八节”,记者来采访我们,姐妹们畅所欲言,讲着自己的多年经历,讲着讲着眼泪掉了下来。等记者走后,大家又抱成一团又笑了,就是这种阳光的心态和对公交事业的热爱,让我们走到今天。”陶秀荣说。
工作岗位上多年的默默奉献,赢得了乘客的称赞,但是提起自己的家人,陶秀荣却满是愧疚。“我丈夫很支持我,家里的活儿基本都是他干,我很感激他。”说到这陶秀荣的眼睛湿润了。因为工作,每年春节陶秀荣虽然错过了和家人团聚的幸福时光,但是她也收到了许多乘客送上的节日祝福。春节期间坐车的乘客比平常要少一些,但是经常会有乘客为陶秀荣送上一句“司机同志您辛苦了”、“新年好”等贴心的话语。“每当听到乘客这样的问候,我的心里就暖洋洋的,感觉再辛苦也值得!”陶秀荣脸上洋溢着幸福。
付出终有回报,车队近年来连续被评为“全国城镇妇女巾帼建功活动先进单位文明示范岗”、“全国十城市优质服务优胜单位”、“全国工程建设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省三八红旗集体”,省、市“巾帼建功”活动先进单位,哈尔滨市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市“劳动模范先进集体”等四十余项荣誉称号。
记者手记:
交通服务行业是显现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之一。作为女性,她们面对社会时比男性司机能够给予乘客更多细心关怀、耐心和隐忍。她们在承担社会角色的同时,也是乖巧的女儿、贤惠的妻子、慈爱的母亲,是每一个家庭的灵魂。在社会与家庭角色的权衡之间,女子车队的成员们心里承受了压力。在三八妇女节来临之际,记者通过采访这道城市的“靓丽风景线”感受到了女子车队的独特之处,在此也呼吁广大乘客:享受更加干净整洁的车厢环境,感受女子车队用微笑化解纷争、用宽容修炼内心带来的愉悦心情的同时,请给予她们更多的体谅。祝所有奋斗在交通服务行业一线的女性从业人员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