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道里区
搜 索
探索城市管理首开先河——道里大战僵尸车
2017-03-06 17:11:0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张隽珊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道里区打造全省首家“僵尸车、猫冬车”免费存放处。东北网记者 张隽珊摄

  给“僵尸车、猫冬车”“安家”

  据岳立娟介绍,道里区通过多种方式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猫冬车主”自己找到合适的停车场所,对自行解决确有困难的车主,区政府决定在依法整治的基础上、以疏导为主,将原本收费的停车场,改为免费的存放处,切实打消居民停放“猫冬车”车的后顾之忧,让“猫冬车”找到“家”的感觉。

  为确保拖移有序进行,道里为辖区内的“僵尸车、猫冬车”打造了全省首个免费“猫冬窝”。建设的存车处已具备使用条件,其中“僵尸车”存放处占地万余平方米,“猫冬车”存放处占地2000平方米,均配建有摄像头、管理用房、照明灯设施。属于整治范围的“猫冬车”,将由相关部门通知车主自行停放到政府指定停车场,“猫冬车”停车费享受政府70%补贴。

  不少车主已经习惯了长期占用庭院内的公共空间免费停车,让他们付费停车,即使是很低的费用也需要一个转变过程。

  根据百姓需求,道里区政府在全省率先打造“僵尸车”和“猫冬车”的3个专属免费存车处,分别位于四方台大道5公里处四环桥东侧、友谊西路阳明滩大桥下和群力和谐大道和谐桥下,共规划停车位2180个,制定了存放车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流程,供居民免费使用,保证强制拖移车辆安全、有序存放。

  免费存车服务不仅减少了百姓冬日养车负担,更得到众多车主的认可。听到这有政府专人看管,还有全程监控录像,“猫冬车”车主张先生感觉爱车放在存车处比放在自己家楼下安全多了。截至目前,道里区已经排查出的1469台“僵尸车、猫冬车”全部在停车场“落户”。

  财政支持居民自管庭院“僵尸车”纳入常态化管理

  “僵尸车、猫冬车”终于走了,今后再来怎么办?为了彻底解决该问题,建立管控庭院、街路公共空间的长效机制。道里区启动了“庭院即我家”管控工程,对整治后腾挪处的庭院,统一规划居民小区停车泊位,由政府投入资金支持居民自我管理庭院。同时,规划设立小区周边道路“限时免费”停车泊位,并倡导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错峰”停车服务。

  道里区上游街17号大院,隶属于道里区通江街道友谊社区管辖。该小区建筑面积为1.7万平方米,3栋楼合计居民115户。在“庭院即我家”行动中,友谊社区物业服务站和上游街17号业主委员会,发动业主加强自治自管,居民筹款1.3万余元,安装智能系统识别门禁,把小区规划出车位41处,并画上了停车线。聘用保安,设立了24小时看护的门卫。居民自管自治积极踊跃,庭院楼道秩序井然,邻里和谐幸福。

  据了解,目前道里区已经不少庭院采取居民自治,运行良好。此次“僵尸车、猫冬车”清理完毕后,由政府重新规划停车泊位,并出资50%以上支持居民自设门禁,建立管控机制。记者了解到,新阳路、新华、城乡路等7个街道办,已对辖区81个庭院、1857个车位进行统一规划;正阳河、抚顺、兆麟等7个街道计划安装门禁系统59套。

  下一步,道里区的“僵尸车、猫冬车”将纳入常态化管理,面向全社会建立举报制度,举报电话永不停机。同时,“僵尸车、猫冬车”治理工作纳入各办事处日常工作,由办事处牵头协调各方面力量第一时间处理,发现一辆清理一辆。道里区文明办受理举报电话后,将首先与辖区街道办事处联系自清。7日之内没有清理的,道里区委、区政府通过年末考评对办事处进行问责。

  新闻小贴士:

  “僵尸车”,是指在市政道路上长期停放的报废车和无牌无证车辆,车辆一般破旧不堪,无人问津,长期不动弹,不仅占用市政道路公共道路资源,严重影响市容环境,有些还存放有非法燃气,存在很大隐患。想要辨别“僵尸车”并不难,通常“僵尸车”的车身比较脏,有积土的现象。另外,“僵尸车”的轮胎或车身也容易露出破绽的地方,由于常年搁置,轮胎附近或车身会长出杂草,有的轮胎已经完全干瘪。

  “猫冬车”:指蒙着棉车衣停放在小区庭院或马路边,长时间不动的车辆。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