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搜 索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年增8%,GDP登上6000亿台阶
2017-01-25 08:31:56 来源:中国哈尔滨政府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五年来,一系列的深化改革和锐意创新,使得哈尔滨地区生产总值连跨两个千亿元台阶,2016年突破6000亿元。

  涓涓的细流,可以汇成壮阔的大海;平凡的脚步,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2012年以来的五年,是哈尔滨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五年。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和新发展理念,着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经受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带来的困难和挑战,综合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开创了哈尔滨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跃动数字见证发展脚步

  滚石上山,爬坡过坎。

  打开政府工作报告,一个个来之不易的进步浸透字里行间,一组组扎实靓丽的数字跃动发展激情。

  ——经济运行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

  ——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7%;

  ——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万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2.3倍和2倍;

  ——民营经济活力加速释放,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5.6%,占全市投资比重达78.1%……

  随着经济综合实力不断跃上新台阶,推动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基础更加坚实,哈尔滨正朝着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速迈进、阔步前行。

  产业升级填补国内空白

  弯道加速,逆风飞扬。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新常态下,哈尔滨不仅保持住难能可贵的中高速增长,更以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中高端水平。

  华南城、万达文旅城等一批投资超百亿的重大项目落户我市,中船重工燃气轮机、中航科工钛产业基地、哈飞AC352直升机等众多填补国内空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相继投产见效,哈尔滨步入产业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时期。

  ——食品工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550亿元和1039亿元,成为我市两大千亿级产业;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结束了副省级城市中只有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未超千亿的历史;

  ——金融、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9%提高到61.3%;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572亿元提高到1000亿元……

  五年来,全市累计开工建设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821个,建成投产1951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哈尔滨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

  沉甸甸的政府工作报告,犹如一张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背后是五年的改革创新,是五年的锲而不舍,是五年的砥砺奋进,是五年的扎实前行。

  五年的实践证明,产业项目建设牵动全局、引领发展,必须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连着一任干。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水平,为打赢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攻坚战提供强大的动力引擎。

  “办好哈尔滨的事情,必须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哈尔滨正以勇闯全面振兴新路子的魄力和担当,演绎着一场持之以恒推动改革发展的生动实践。

  招商成绩单:五年开工2036个项目

  经开区、高新区、利民和宾西开发区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大数据等产业集群

  报告实录

  经济实现持续较快发展。经济运行保持在中高速增长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016年突破6000亿元大关。

  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口径增加108.2亿元,年均增长7%。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万亿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2.3倍和2倍。民营经济活力加速释放,民间投资年均增长25.6%,占全市投资比重达78.1%。

  加快园区建设。累计投入园区发展专项资金30亿元,提升园区产业承载和集聚功能。经开区、高新区、利民和宾西开发区已初步形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食品、生物医药、现代包装、大数据等产业集群。巴彦等4个县域工业园区晋升为省级开发区。

  扩大招商引资。开展全域产业大招商,构建了以各区县(市)、各开发区为主体,市直部门齐参与的招商新格局。累计引进开工产业项目2036个,实际使用内资7525亿元、外资131亿美元,分别是上个五年的3.6倍和4.2倍。

  延伸阅读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16年,哈尔滨市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总收入681.0亿元,增长4.6%。其中完成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76.2亿元,由上年下降3.7%转为增长7.5%。从主体税种看,增值税67.8亿元,下降4.8%,营业税60.1亿元,增长29.1%,企业所得税38.6亿元,下降0.2%,个人所得税17.8亿元,增长15.0%,城市维护建设税21.2亿元,增长3.9%。

  国家统计局哈尔滨调查队2016年度《万人民生民意评价调查》显示,抓产业上项目促经济发展在政府八项工作评价中满意度居首,达到81.0%。在抓产业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中,哈尔滨市努力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做大总量;努力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推动产业层次向中高端迈进;努力发展现代金融、物流、信息、商务会展、科技研发与技术创新等服务业业态。

  强化创新驱动

  “双创”基地成全国示范

  报告实录

  着力抓产业上项目,持续夯实打牢全面振兴的产业根基。坚持把产业项目建设作为调结构、转动能、促发展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强化市场需求导向,推动产业建设全面提速增效。

  突出规划引领。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科学编制全市“4+6+1”产业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各区县(市)主导产业和园区定位,形成了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产业建设新格局。

  强化创新驱动。采取政校企共同参股和股权激励模式,组建省工研院、市食研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携手哈工大等大学大所创建6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深入实施科技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新增科技型企业2075户、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2家,安天科技、哈工大机器人等高技术企业成为行业龙头。我市入选全国首批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

  延伸阅读

  2013年,哈尔滨制定出台《哈尔滨市重点产业发展和鼓励投资方向指导目录》,鼓励发展63个重点产业,构建“4+6+1”现代产业体系。

  “4+6+1”现代产业体系内容为:做强做大装备制造、食品、医药和化工四大产业,加快发展民用航空、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依据这一产业体系,哈尔滨市提出了鼓励发展63个重点产业以及鼓励投资方向,同时明确了各重点产业的布局区域。

  创业融资金额

  居东北城市之首

  报告实录

  支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在境内外新上市、挂牌企业62家,是2011年以前上市、挂牌企业总和的2.5倍。累计发行企业债券72.9亿元,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基金139.8亿元。

  市企业信用融资担保服务中心担保额达616亿元,政府创投引导资金撬动社会出资38亿元,哈尔滨成为全国创业融资排行榜东北地区唯一上榜城市。

  延伸阅读

  2016年,标准排名和优客工场联合发布由腾讯研究院等多家国内权威机构提供大数据支持的《2016中国创新创业报告》。报告显示,在东北三省,黑龙江省创业融资22.64亿元,吉林省创业融资2.15亿元,辽宁省6.97亿元。其中,创业融资金额前35位的城市中,东北只有哈尔滨入选,名列第11位,创业融资金额22.64亿元,占到整个黑龙江省的全部。

  规上工业增加值

  首次超过1000亿元

  报告实录

  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可喜进展。五年累计开工建设2000万元以上产业项目2821个,建成投产1951个。华南城、万达文旅城等一批投资超百亿的重大项目落户我市,中船重工燃气轮机、中航科工钛产业基地、哈飞AC352直升机等众多填补国内空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相继投产见效,是哈尔滨产业项目数量最多、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时期。

  食品工业产值和旅游总收入分别达到1550亿元和1039亿元,成为我市两大千亿级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1000亿元,结束了副省级城市中只有我市规上工业增加值未超千亿的历史。金融、文化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49%提高到6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由572亿元提高到1000亿元,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为哈尔滨在新一轮产业竞争中抢占了先机、赢得了主动。

  延伸阅读

  2016年12月20日,由中航工业哈尔滨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空中客车直升机公司联合研制的先进中型多用途直升机AC352,在位于哈尔滨南郊的哈飞机场成功首飞。作为代表当今世界最先进水平的中型直升机之一,该直升机创造了在同类直升机中速度最快的纪录,它的问世填补了中国民用直升机7吨级谱系空白。

  AC352直升机采用双发动机、宽机身设计,最大起飞重量7500公斤,最大经济巡航速度280公里每小时,最大航程大于1000公里,可搭载14至16名乘客,被公认为当今世界最安全、最舒适、最环保、最易驾驶、最经济的中型直升机之一。

  项目全程服务

  减税降费70亿元

  报告实录

  出台稳增长促发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民间投资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实施产业项目全周期管理和全过程服务,累计帮助企业解决难题670件,为企业减税降费超过70亿元。南岗、道里连续三年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

  延伸阅读

  着力加强政风建设,持续提高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强化行政问责。先后制定出台行政问责、规范涉企执法行为、行政执法人员“六项禁令”、执法检查“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规定,有效地教育和警示了广大公职人员。

  强化社会监督。设立企业投诉受理中心,建立企业评议、执法监督等工作机制,累计召开7次政风建设大会、5次现场评议活动。

  强化督办落实。坚持言必信、行必果,严格执行绩效评估和督办检查工作制度,市政府跟踪督办事项达6000余件,推动重大决策事项和重点工作任务一抓到底、落实到位。

责任编辑:连冬雪

【专题】聚焦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