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2日讯(记者 王北北 张隽珊)随着综合保税区、哈尔滨新区相继批准成立,哈市对俄合作独特优势充分发挥。加快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是哈市经济转型升级、老工业基地振兴、扩大全方位开放的重要着力点。
在依托哈尔滨新区加快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方面,市政协委员杨天悦、徐树红都提出建设国际大通道,强化中心枢纽地位的建议。依托临空经济区、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构建面向俄罗斯、东北亚、欧洲、北美的航空和铁路国际大通道,建设国际航空物流门户枢纽和东北亚国际铁路物流门户枢纽,以大通道促大贸易、聚大产业。
市政协委员徐树红建议,绕俄罗斯的资源禀赋、政策鼓励领域,结合哈市自身优势和发展需求,加强绿色农业需求、产能合作互补、高端制造升级对接,优选产业合作方向,带动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同时,充分发挥哈尔滨新区科教资源和对俄科技合作平台集聚优势,认真梳理哈市对俄及独联体国家创新型产业合作潜力及合作需求,把联合研发创新发展和共促成果转化作为主攻方向,打造国家级中俄创新合作示范基地和欧亚跨国技术转移枢纽。
市政协委员杨天悦在关于《加快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建设》的提案中还建议,完善开放平台,提高承载能力。建立以对俄为主要特色的大宗商品现货、期货交易平台,吸引俄罗斯对华贸易中心或区域中心落户哈市。筹建中俄合作产业园,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与境外中俄产业园区互动,提高对俄项目合作承载能力。
此外,民革哈尔滨市委员会建议,抓住机遇搭建对俄合作承载区,依托哈南工业新城的高端制造业基础,积极与航空航天等央企合作对接俄罗斯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资源,打造国际制造产业集群。依托哈尔滨综合保税区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优势,大力发展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国际中转、配送、采购等业务。依托哈尔滨综合保税区和哈尔滨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开展沿江、沿海、延开放带间江、海、路联运,将我市打造成东北三省乃至日韩对俄货运物流的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