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六成孩子讨厌父母玩手机
淘气堡里孩子在玩儿,旁边母亲拿着手机在语音聊天;课外班孩子在听课,妈妈在后面刷手机;门诊看病孩子在候诊,爸爸拿着手机在打游戏……对于父母在陪伴孩子时玩手机的情况,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对此孩子也是极为厌恶的。
记者从香坊区景和社区了解到,该社区建有儿童之家活动中心,但在举行的一些活动中很多家长玩手机引起孩子的不满,而他们在年初搞问卷调查时,父母玩手机不理人也是孩子反映的主要问题。
社区刘主任告诉记者,一次搞亲子活动,一位家长只要拿起手机,她的孩子就不停大喊,直到放回手机才停止,家长也很尴尬。而在该社区的调查中,对于不喜欢父母做什么,65%孩子的答案是父母玩手机。
“从调查看,孩子对家长过多使用手机很不喜欢,所以我们社区也想通过举行一些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带动更多的亲情交流。”刘主任说。
说法
家长玩手机会让孩子产生孤独感
“手机的智能发展是社会不断进步的表现,但人与人面对面地交流则是身心成长必不可或缺的,尤其对成长中的幼儿、青少年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不是任何智能化产物可以替代的。”对于目前出现的情况,张大生感到很棘手。
张大生说,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最重要的就是要身心同步,彼此面对面的感受,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玩手机,没有交流,孩子产生孤独感,实际上是一种无效陪伴。初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根据孩子性格不同,长期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孩子不愿意沟通,不愿意交流。比如:有些大学生玩手机上瘾最终找工作中与用人单位沟通出现问题,怕见人。对于初中生来说,孩子缺乏人际沟通能力感受不到父母的关爱,往往遇到问题时会大喊大叫,或动手打人,还可能出现一些常人无法想象的异常举动。
因此,张大生建议,家长与孩子面对面接触的时候,尽量放下手机,增强对孩子的关注度,增加陪伴度,多与孩子沟通,同时引导孩子不去关注手机,养成阅读的习惯,多引导孩子看报纸、教科书,带孩子去图书馆、音乐厅,多参加户外运动,接触大自然来加强人际交流能力。如果实在需要用手机,尽量避开与孩子接触的时段,或者固定手机使用时间,跟孩子提前沟通好,让孩子体会到父母的爱和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