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搜 索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大部门”“大处室”改革全国打样
2017-01-25 08:32:58 来源:中国哈尔滨政府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率先在全国有立法权的城市中取消所有市级自设的行政审批事项,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

  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改革。

  率先在全省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制度。

  率先在全省实现企业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

  在新一轮老工业基地振兴中不断焕发出蓬勃生机,五年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凭借的是什么?

  五年的实践证明,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唯有全面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以“壮士断腕”的勇气进行惠及长远的“自我革命”,找准市场功能和政府行为的最佳结合点,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多年积累的深层次矛盾,持续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哈尔滨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改革,实施以整合优化部门内设机构为重点的“大处室制”改革,有效解决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问题,得到了中央深改办的充分肯定。率先在全省实现企业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有力地激发了“双创”活力,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61万户,比改革前增长85%。

  哈尔滨率先在全国有立法权的城市中取消所有市级自设的行政审批事项,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首批入驻市民大厦的510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率先在全省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制度,政府事权精简52.5%,相关中介服务事项减少35%。

  哈尔滨推动市属国有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脱钩,整合组建交通、建投等9大集团,带动市属企业国有权益总额、收益额持续提升,分别是2011年的1.5倍和3倍。通联客车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运营投产,哈药集团完成人民同泰和三精制药资产整合,哈投股份、江海证券通过重组实现股本规模和券商评级“双提升”,物业供热集团在我市首单获批发行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在哈中直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哈尔滨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9个项目累计引入社会资本483亿元。建立国有资产进场转让租赁机制,先后拍卖地铁灯箱广告等国有资产经营权,累计成交额达18.7亿元。

  五年的实践证明,扩大对外开放是推动哈尔滨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带,积极推进全方位对外合作升级,才会在国家和全省对外开放战略实施中把握机遇、乘势而上、大有作为——

  哈尔滨建设互联互通大通道。先后开通11条对俄客运和货运包机航线,获批运行东北首条第五航权航线,龙运哈俄公路通道正式开通,哈欧班列保持每周双向对开,对俄邮政小包裹发运量稳居全国首位,构筑起了西接欧洲、东接东北亚乃至北美的便捷货运通道。

  哈尔滨着力打造对外开放大平台。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建成,上海东浩兰生保税物流、德国豪狮农机装备制造等24个项目签约入驻。临空经济区的大飞机拆解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跨境电商物流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哈尔滨新区涉及的三个行政区已先行完成与相应开发区的统一管理改革,按照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的市场准入审批系统上线运行。

  以对俄合作为重点,不断扩大对欧美俄日韩等地区贸易往来,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236.4亿美元,是上个五年的1.25倍。成功举办对俄音乐互访演出、艺术展示、科技交流等活动近百场,成立中俄跨境金融合作联盟。太平国际机场实现72小时过境免签,获批全省首批离境退税试点城市,建立叶卡捷琳堡境外旅游营销中心,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政府的决心,带来了公众的信心。沿着哈尔滨近五年的发展脉络,透过政府工作报告的字里行间,一条深化改革打造高效政府,扩大开放扩充经济发展外向度的“冰城路径”,坚定踏实,清晰明朗。

  中央深改办充分肯定哈市改革

  精简70个处室促成行政效能聚变,多个城市前来“取经”

  报告

  哈尔滨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场监管等“大部门制”改革,实施以整合优化部门内设机构为重点的“大处室制”改革,有效解决多头管理、推诿扯皮等问题,得到了中央深改办的充分肯定。

  审批处室减少

  172个→32个

  按照部门审批职能向一个处室集中、审批工作由一名领导分管的原则,将市政府部门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处室由172个减少到32个,分管审批工作的领导由97名减少到32名,改革中,将审批权和监管权进行分离,推进了事中事后监管。共有130多个处室剥离了审批职能,300多名工作人员离开了审批岗位转向事中事后监管。通过改革,政府部门内部管理处室精简了70个,多个城市前来“取经”。

  办事“走廊”缩短

  1个月→5个工作日

  “大部门制”改革极大地缩短了企业和群众办事的“走廊”,审批速度不断刷新。现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审批只需5个工作日即可拿到许可,以前办完大约要1个月。“大部门制”的本质就是从制度层面上规避以往政府部门内设机构运行中存在的“一件事掰开了干、揉碎了管”“事前审批抢着管、事后监管推着干”等突出问题,实现行政资源利用最大化,促进了市场松绑和政府提效。

  全国率先取消自设行政审批

  哈尔滨简政放权打造“高效政府”

  作为进入计划经济体制最早、退出最晚的城市,哈尔滨简政放权的力度和速度让人叹服。《政府工作报告》用几个节点性事件,勾勒出政府权力瘦身效能升级的过程。

  取消

  【报告】率先在全国有立法权的城市中取消所有市级自设的行政审批事项。

  【解读】作为地方政府,自己给自己关上一道闸门,防止今后边清边设,这属于自我革命。

  压缩

  【报告】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

  【解读】“宜家家居”项目运用新的审批流程仅用19个工作日就办理了“项目意见书”等7个要件,而原来至少需要41个工作日。

  一站

  【报告】首批入驻市民大厦的510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

  【解读】2016年5月31日,哈尔滨市民大厦投入试运行。这意味着以前办理各种证照,要拖一个拉杆箱装材料;而现在,变成了一表申报、一口受理、一站办结,只需一个公文包。

  清单

  【报告】率先在全省推行政府部门权责清单和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制度。政府事权精简52.5%,相关中介服务事项减少35%。

  【解读】权力清单进一步厘清和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促进政府管理规范化、标准化、法制化。责任清单厘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实现权力与责任一一对应、深度融合。

  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使得哈尔滨民营企业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据新华社2016年年初报道,哈尔滨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从51.9%提高到55%。

  “五证合一”市场主体激增85%

  率先在全省实现企业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助燃两创星火燎原

  【报告】率先在全省实现企业登记“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市各类市场主体达61万户,比改革前增长85%。

  【解读】“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就是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社会保险登记证和统计登记证,由原来五个证变成一个营业执照和一个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想创业开公司的市民只需填写“一张表格”,向“一个窗口”提交“一套材料”。登记部门直接核发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即可。以前至少半个月才能完成的设立和变更登记,现在只需要在市场监督管理局一个部门一个窗口不到1天就能够全部办完。这项改革有力地激发了冰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乘数效应”。

  哈尔滨新区:下一个浦东的期许

  哈尔滨通过对外开放大平台,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带

  报告

  打造对外开放大平台。综合保税区一期顺利建成,上海东浩兰生保税物流、德国豪狮农机装备制造等24个项目签约入驻。临空经济区的大飞机拆解项目已完成主体工程,跨境电商物流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哈尔滨新区涉及的三个行政区已先行完成与相应开发区的统一管理改革,按照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建立的市场准入审批系统上线运行。哈以合作上升为国家战略,中以国际航空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入实质性推动阶段。中白产业园一期核心区基础设施全面建成,莫斯科俄速通海外仓投入运营,中俄农业产业示范园启动建设。拓展对外合作新领域。以对俄合作为重点,不断扩大对欧美俄日韩等地区贸易往来,累计完成进出口总值236.4亿美元,是上个五年的1.25倍。

  综保区重新诠释哈尔滨与世界的距离

  “走进这个区域,就相当于到境外了。”综合保税区重新诠释了哈尔滨与世界的距离。在综合保税区购买进口食品、酒、化妆品、手表、生活用品等,其整体售价将比市场价格便宜三成左右。

  哈尔滨新区是龙江首个推行负面清单的区域。企业如今在哈尔滨新区松北核心区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只要不在“负面清单”范围内就无需审批,可直接备案。全部行政许可事项网上审批,这是政府职能从管理向服务转变,推动权力瘦身、效能健身的生动范例。哈尔滨新区作为全国唯一的以对俄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为改革先行先试、是扩大对外开放新的动力引擎。未来的哈尔滨新区,也有机会像曾经的上海浦东新区,创下发展奇迹。

  俄速通海外仓开启网络订购新模式

  俄速通海外仓,将货运时长由原来的30—45天缩短至2—7天,开启网络订购和批发订货的全新经营模式,把中国商品全面推向俄罗斯。中白产业园则探索建立中国产品欧洲分拨中心。

  五年来,哈尔滨通过打造对外开放大平台,加快打造跨境产业链和产业集聚带,勾画哈尔滨对外开放全产业链体系。有效促进了对外经贸的增长和产业合作升级,优化了对外开放新格局、强化了对俄合作中心城市功能。

  整合组建九大集团

  市属企业收益提升3倍

  【报告】推动市属国有企业与行业管理部门脱钩,整合组建交通、建投等9大集团,带动市属企业国有权益总额、收益额持续提升,分别是2011年的1.5倍和3倍。通联客车完成混合所有制改革并运营投产,哈药集团完成人民同泰和三精制药资产整合,哈投股份、江海证券通过重组实现股本规模和券商评级“双提升”,物业供热集团在我市首单获批发行国有企业资产证券。在哈中直省属企业“三供一业”分离移交工作基本完成。

  【解读】五年来,哈尔滨通过对企业发展要素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使国资国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高了国有经济竞争力。

  市场化配置公共资源

  【报告】积极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轨道交通、地下综合管廊等9个项目累计引入社会资本483亿元。建立国有资产进场转让租赁机制,先后拍卖地铁灯箱广告等国有资产经营权,累计成交额达18.7亿元。

  【解读】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就是要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依据法律法规,经过科学合理程序,运用价格调节的手段,通过市场竞争方式进行的公共资源配置。从近几年哈尔滨的实践探索来看,在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转变政府职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收效明显。

  对俄小包发运NO.1

  【报告】对俄邮政小包裹发运量稳居全国首位,构筑起了西接欧洲、东接东北亚乃至北美的便捷货运通道。

  全方位立体式对外大通道

  开通11条对俄客运和货运包机航线

  获批运行东北首条第五航权航线

  龙运哈俄公路通道正式开通

  哈欧班列保持每周双向对开

  哈俄班列、“哈绥符釜”陆海联运实现常态化运营

  哈尔滨国际集装箱中心站和北美进口快件监管中心投入使用

  珠三角轻工品通过冰城外运

  【解读】报告中的表述可以总结为一句话:哈尔滨开启了对外航空、铁路、公路三大通道全面运行的新时代,对外大通道全方位、立体化跨境运输体系全面形成。如今,河北的哈弗汽车、沈阳的华晨宝马,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轻工产品都已通过哈尔滨大通道外运。

责任编辑:连冬雪

【专题】聚焦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