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做诚信哈尔滨的“第一推动力”——市政协委员、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姜鸥
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优化我市发展环境、实现经济振兴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必然选择。政府作为城市信用体系建设的推动者,必须发挥主导作用,在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之上,让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成为建设诚信哈尔滨的“第一推动力”。

姜鸥
为此,在借鉴其他地区成功模式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建议: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完善信用政策法规体系。一是尽快完善规划体系。2005年至今,我市已相继出台多个文件,但尚需要纲领性文件统领规划体系。建议我市以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为统领,尽快出台《哈尔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7—2020年)》,明确我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建设原则和部门责任分工及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内容,形成完整信用体系建设方案,在宏观上为我市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中长期规划和立法及政策支撑。二是尽快完善信用建设法规体系。建议出台《哈尔滨市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哈尔滨市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深入落实《哈尔滨市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切实做到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信用信息征集、发布和使用有法可依;尽快制定出台《哈尔滨市信用服务机构及其从业人员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信用服务机构监管制度,培育和规范管理信用服务市场;落实《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健全守信褒奖失信惩戒机制,构建起集监管性、行政性、市场性、司法性和社会性奖惩在内的联动体系。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搭建公共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一是完善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在目前已有信用信息发布管理体系基础上,重点推进金融、工商登记、税收缴纳、社保缴费、交通违章、食品药品安全领域的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全面规范整合各网资源,实现信用信息数据的征集、开放、联报、共享,打造全市统一的信用信息发布平台系统,彻底解决信用信息碎片化、孤岛化状况,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二是创新服务模式,探索建立信用数据查询无偿及有偿提供服务机制,推动应用与共享。三是建立个人征信查询平台,依法依规记录、评价个人信用状况,使每个人的信用等级社会化、公开化、市场化。
(三)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培育和发展信用服务产业。我市信用市场尚处于未成熟的初期发育阶段,既不能重复发达地区长期市场竞争和自然选择的历程,也不能单纯依靠财政资金或国有资本建立超大规模信用服务企业。要想科学规范的培育和发展我市信用服务产业,一是大力扶持信用市场主体。对面向市场的征信服务机构,要加强政策扶持,在行业准入、注册登记、人才培养、管理、使用和职称评定,以及税收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二是加强融资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各种资本,推进风险投资进入信用服务市场,形成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三是政府带头“用信”、拉动“用信”。在行政许可、城建环保、资质认定、产权交易、债券发行、企业上市、股权投资及公务员招考等人民群众关注度比较高的重点行业领域,率先应用信用产品,激发潜在需求,催动信用市场。 (四)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实施“倒逼机制”。一是用问题倒逼奖惩。针对严重失信问题突出的领域,加快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二是用奖惩倒逼共享。以有效信用奖惩的目标和市场性的惩戒方式,倒逼更大力度、更宽范围、更深程度的信用信息共享。三是用共享倒逼立制。要加快推动出台政府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制定信用信息标准,建立第三方协同监管机制,完善督察考核机制,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同时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