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搜 索
别说牙疼不是病 小坏牙竟险些让孕妈窒息
2016-09-18 09:18:32 来源:生活报  作者:薛宏莉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生活报9月18日讯 9月20日,全国爱牙日。有数据显示:我国全民口腔疾病患病率高达90%以上。对于牙病,很多人的认知不是“牙疼不是病”就是“牙不疼就没病”,即使知道自己患牙病也因“牙科恐惧症”拖延治疗。殊不知,一颗小坏牙背后隐藏大危害。

  “千万别小看一颗坏牙的威力。它喜欢自掘坟墓,还爱偷偷拉周边牙齿‘入伙’,甚至对心、肺、胃等器官都有影响,连口腔癌或与其脱不了干系!”一位口腔医生说。但是,再“狡猾”的小坏牙在专业牙医面前也会现形。近日,冰城多位牙医就从口腔里的细节变化入手,揭秘了“一颗坏牙到底有多伤身”。

  小坏牙威力真不小 竟险些让孕妈窒息

  几年前,哈医大口腔医学院院长牛玉梅接诊了这样一个病患:她怀孕八个月,因为牙病来就医时已发展成重度智齿冠周炎,面部左侧肿胀得非常严重。这名女患者自述,怀孕前一年自己长了一颗智齿,偶尔有牙龈鼓包症状,因几天后又会消失,所以也就没在意。

  “她把这当做老百姓口中‘没什么大不了的牙宣’了。”牛玉梅院长说,实际上这已是牙病的预警了。果真,女患者怀孕后症状越发严重,可因为担心治疗用药影响胎儿又一拖再拖,最后发展成了重度智齿冠周炎伴有间隙感染,牙齿疼痛,面颊肿胀,开口、下咽、呼吸都变得困难。“再不及时治疗甚至有窒息的危险了。”牛玉梅院长说。

  “当时我们还为胎儿捏了一把汗。”牛玉梅院长说,口腔里的大多数疾病都是感染性疾病,它们不但对口腔乃至全身诸多器官有影响,甚至还影响孕妇腹中胎儿发育。若治疗时机不当还会引发意外,如,怀孕前三个月,牙病可以导致流产;后三个月可导致早产;严重的牙周炎还会导致胎儿畸形等。幸好,治疗后女患者牙病得到了控制,平安分娩,母子健康。

  牙齿“鼓大包”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要高度重视。牛玉梅院长说,这是牙齿有炎症了的一种表现,炎症往往具有“潜伏性”,表面看大包有时自己会消失,但炎症实际还在,甚至再发作病情更重。

  牙齿上的小黑点有可能祸及消化系统

  一颗坏牙,对全身的健康伤害有多大?“如果一个人牙齿不健康,消化系统、心脏等都有可能受影响。”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口腔科主任刘向岩也这样说。

  刘向岩主任说,口腔疾病首先影响消化系统。而牙病,除了牙周疾病,大多都是从龋齿开始的。“张开嘴,如果看到牙齿上有刷不掉的小黑点,就说明你的牙病了,那是龋齿。龋齿可分为浅龋、中龋和深龋。但是,在浅龋阶段来就医的微乎其微。”刘向岩主任说,龋坏程度不断加深,会导致牙髓炎、牙根尖周炎,最终使牙齿脱落缺失。脱落的牙齿势必影响咀嚼功能,食物在口腔里得不到细细咀嚼,“上家偷懒,下家倒霉”,胃的负担会被加重。久而久之胃也会闹情绪,出现胃痛、腹泻、便秘等症状,甚至还会引发胃溃疡、胃出血、胆道病、肠炎等等。另外,消化不良还会影响营养吸收。

  小坏牙“害人害己”还“伤心”

  一颗小坏牙还能让你“很伤心”。哈尔滨市第一医院口腔修复科主任朱丽萍介绍说:“小坏牙不但喜欢自掘坟墓,还爱拉周边牙齿‘入伙’,甚至对诸多器官都有影响,连口腔癌或与其脱不了干系!”朱丽萍主任说,小坏牙不及早治疗,若发展成牙髓炎或牙齿根尖周炎,最终就能导致牙齿松动缺失,这是“自掘坟墓”;缺失的牙齿又会导致其他牙齿间隙变大,加重食物残留,如果牙齿刷得不彻底,又会使其他牙齿龋坏并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这是“拉人入伙”;而牙髓炎或牙齿根尖周炎产生的炎症因子,又会跑到血液里影响心脏健康,这就是“背后捅刀子”。

  “有研究发现,在排除其他诱因之后,牙病患者患心脏病的危险要比普通人高一倍。”朱丽萍主任说。“还有研究称,牙周疾病是心梗的独立因素。”牛玉梅院长说。另外,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也有研究显示可能与牙病有关。

  刷牙出血有异味 糖尿病人要警惕

  生活中这种现象很常见:早晚刷牙,吐出的牙膏泡沫里偶尔会伴着血丝。“如果不是其他疾病所致的牙龈出血,那这就是牙周疾病预警。”牛玉梅院长说。当然,等你每次刷牙都见血,咬苹果也有“一点红”时,那就是牙周疾病严重了。牙周疾病严重时也会导致牙齿脱落,消化系统乃至全身健康造成影响。

  另外,有一类特殊人群,要尤为重视牙周疾病,那就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就是牙周炎。”牛玉梅院长说,大量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会增加牙周炎的发病机率。同时,牙周炎又会促使血糖升高,使糖尿病病人控制病情难度加大。牛玉梅院长提醒,糖尿病人刷牙出血、口腔异味大,都是牙病预警。

  老年人掉牙不治也危险 口腔癌风险会提高

  老年人的牙齿健康一样值得关注。虽然他们不同于年轻人多患有龋齿、牙周疾病,而是表现在牙齿残根、残冠治疗不及时或牙齿自然脱落镶嵌不及时上,但这一样会对身体造成大伤害。“比如说口腔癌,就有可能是牙齿残根、残冠长期局部刺激导致的。”朱丽萍说,牙齿是一个大家庭,门牙(切牙)、尖牙、双尖牙和磨牙各司其职。老年人的牙齿脱落后,假牙安装不及时,其他牙齿就会松动移位,不但咬合情况受到影响,有的牙齿还会磨出尖锐的棱角,而它就是损伤口腔黏膜,甚至诱发癌变的罪魁祸首。

  “口腔内的黏膜是覆盖在口腔软组织表面的‘一层皮’,是与牙齿关系最为密切的‘邻居’。完整的口腔黏膜是口腔抵御外界致病微生物的天然屏障,也是口腔味觉功能的产生场所。但如果牙齿残缺不全,口腔黏膜就会受到影响。”牛玉梅院长也告诉记者,老年人尖锐残缺不全的牙齿,会咀嚼或说话时,有意或无意地刺伤、割伤口腔黏膜。若同一处黏膜的长期机械性刺激,很容易引起黏膜的白斑、过度角化,甚至癌变。

  “如果牙齿脱落多颗,对向承担一起咬合作用的牙齿就回‘往下掉’,临床上甚至发现有的全部挤占到对向牙龈上的情况,这时老年人装假牙会变得很困难,治疗难度和费用都会加大。”刘向岩主任呼吁,老年人一定要摒弃“牙多掉几颗一起镶”的想法。

责任编辑:连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