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8月23日讯(记者 陈显春)丰收在即之时,哈尔滨市双城区韩甸镇永河村庄稼地土壤干涸、玉米秸秆枯黄。因为,从6月初至今的两个多月里,这里没有下过一滴雨,本来就属于传统干旱区的永河村,干旱让村民们一筹莫展。双城区国土资源局为永河村出资修缮了100多眼抗旱井,并提供了喷灌设施。日前,记者在永河村的田间地头,处处都能感受村民们齐心抗旱的劲头。


永河村距离双城城区30多公里,在去往永河村的沿途,记者看到,公路两旁的玉米郁郁葱葱,长势喜人。可是,临近韩甸镇时,公路两旁却是另一番景象,玉米长得十分低矮,秸秆和叶子已经泛黄枯萎。在永和村村口,村支部书记杨兆文站在一口抗旱井上,将手中的水管插到农用车上的水罐中。说起今年的旱灾,杨兆文说,“两个月了,一滴雨都没下过。”今年,双城西部的韩甸镇、万龙乡、杏山镇、团结镇、农丰镇都出现了不同的旱灾,尤其属韩甸镇永河村的灾情最严重,村里的2.2万亩耕地基本欠收。“现在,有的玉米还没有结棒,有的玉米结棒了籽粒也不饱满。”

永河村种植大户李福成家种植了40多亩玉米,旱灾发生以后,在村委会统一组织下,他带领村民们开始用农用车拉水灌溉。李福成说,一台农用车一次能拉运2吨水,一台车能灌溉7亩地,一天能跑40个来回,现在,全村一共出动了农用车70多台,每天拉运4200多吨水灌溉到庄稼地里。灌溉一次能够保证作物3天所需的水分。种植大户徐万福说,眼下,玉米正值灌浆期,需要大量的水来灌溉,如果不采用这种办法补救,今年的玉米肯定欠收。
采访时,永河村村支部书记杨兆文表示,在多方努力和支持下,村民们有信心战胜旱灾,目前,已经挽回近30%的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