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日报8月14日讯 地铁2号线一期,南北贯穿哈尔滨,将从地下穿松花江而过,是目前国内纬度最高、地质环境复杂、施工难度较大的地铁线路。近日,记者在地铁2号线一期重要站点省政府站、哈尔滨火车站站和太阳岛站施工现场看到,酷暑之时,地铁建设者们在“第二个百日劳动竞赛”的氛围中挥汗如雨,每天24小时的工程进度,17座车站同时开工,力争8个月抢出南方城市12个月的建设速度。
近日,在哈尔滨地铁2号线六标段经纬街站建设现场,工人正忙着进行钢筋焊接工作。
啃“硬骨头”
建设期内交通干道不受影响
中山路省政府段。车流密集,如果不是“中国电建”标示醒目的防护棚,矗立在道路边两侧绿化带区域,让经过这里的人感觉“静悄悄”,你不会发觉,这段少见扬尘、没有泥水、文明安全、井然有序的地铁建设现场,十几米深的地下,将是一座三层的地铁换乘站,正依靠人力,一锹一镐地步步掘进。
“这是2号线一期唯一的‘暗挖’式车站,一块最硬的‘骨头’,完全靠人力挖掘,施工难度高,进度压力很大。”中国水电四局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省政府站项目部经理陈烜告诉记者。记者在现场看到,6名挖掘工人组成一组,从三座竖井进入导洞,24小时能掘进1.5米。“为抢抓黄金施工季,我们每天都精心研究,应对错综复杂的地下设施以及未知风险源。进入夏季,地下水位比实勘时上涨了两米,施工难度更大,需要不断创新方法,破解难题。”
为何要采取“暗挖”方式施工?哈尔滨地铁集团建设分公司地铁2号线负责人陈培军告诉记者:“省政府路段地处交通枢纽,这种方式施工,在五年建设期内交通干道将不受任何影响。”
同样的难度,还出现在哈尔滨火车站站,该站是2号线建设工程中典型的盖挖式车站。据陈培军介绍,2号线南北贯穿哈尔滨,沿途都是交通干道,人民广场、红旗大街、珠江路等明挖站点,也都采取局部盖挖方式,或倒边施工、分段施工,以保证市民正常通行,减少施工给城市生活带来的不便。
近日,在哈尔滨地铁2号线六标段经纬街站建设现场,工人正忙着进行钢筋焊接工作。本报记者苏强摄“盖挖式工法是为了保证交通正常通行,只在道路半边施工,从下面掏着挖,施工风险增大,工期延长。但我们还是想把难处留给自己,尽量减少对市民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