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15日讯(李卫东 黄婷婷 记者 迟亦达)15日,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中铁九局)承担施工的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电气化改造主要控制性工程---K158上跨桥胜利合龙。参建员工经过115天的昼夜紧张施工,用辛勤的汗水向建党95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承担施工的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电气化改造主要控制性工程---K158上跨桥胜利合龙。
中国中铁九局系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隶属于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设计、施工、科研、房地产开发、矿业为一体的多功能、大型企业集团,年施工能力200亿元以上。
中铁九局六公司承担施工的哈牡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起讫滨绥线一面坡火车站(位于尚志市一面坡镇),止于杜草火车站(位于尚志市虎峰岭下杜草村),全长92.971公里。有公路上跨桥12座,铁路病害桥改造1座,下穿顶进桥2座,圆涵4座;轨道工点抬道4处,改线1处,站场改造4座(一面坡站、苇河站、亚布力、鱼池站)。路基填方53.27万立方米,挖方8.9万立方米(含公路桥引道土方);路基附属工程:正线路基防护栅栏152.2公里,声屏障12.37公里,隔声墙2.1公里,站场新增轨枕墙2.301公里,浆砌片石13878立方米。
哈牡铁路电化改造工程K158上跨桥位于黑龙江省尚志市一面坡镇境内,与滨绥铁路线K158+340处立体交叉,全长420.80米,含主桥及两侧引道及附属工程总计820米,是全线的主要控制性工程,于3月23日正式开工,是全线率先开工,也将是全线第一座最早竣工的桥梁工程。
K158上跨桥工程得到尚志市委、市政府和一面坡镇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派专人负责工程的征地拆迁工作,并在3月初基本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为工程的顺利开工奠定了良好基础。
K158上跨桥上部结构为跨径30米的装配式预应力箱梁,桥跨每孔由6片箱梁组成,全桥总计84片箱梁。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台,共有45根墩柱。桩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每个桥墩3根柱,共计45根。该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特别是工程邻近运输繁忙的滨绥铁路既有线施工,行车对施工的干扰大。为了安全优质完成施工任务,确保“7.30”开通节点工期,中铁九局六公司和承担施工的哈牡项目部精心组织,项目部住地建设、现场施工和桥梁预制同步进行。一是在安全上卡控到位,由于上跨桥6、7号墩距铁路行车线仅不到3米,只能采取人工挖孔方法施工,确保行车安全和施工中的人身安全更是重中之重。项目部重点加大对行车线和人工挖孔的监控,同时保证钻孔机械作业安全,确保了在安全上万无一失;二是在质量上严密监控,项目领导、现场监理和安质、技术人员24小时跟班作业,强化对重点部位、工序的施工质量监控。技术人员针对施工中的难点开展科技攻关,有效地解决了挖孔桩施工中流沙层处理难题,整体施工质量也得到业主和当地政府的好评;三是在方案上优化,根据现场情况变化,将原设计的架桥机架梁方案,优化为汽车吊架梁,加快了架梁速度;四是在进度上昼夜拼抢,工地开展大干100天劳动竞赛活动,倒排工期,在施工组织和方案上狠抓落实,在工序上紧密衔接,同时加大对周计划的考核奖罚,调动了现场人员的积极性,强力推动了施工大干。
6月11日,K158上跨桥开始进入架梁施工。
7月2日,K158上跨桥下部结构主体全部完工,45根桥梁墩柱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
目前,已完成的主要的实物工程量为:加工钢筋1100吨,灌注混凝土11637立方米,预制箱梁84片,架梁14孔84片。
K158上跨桥合龙后,剩余工程量为主桥及两侧引道及附属工程,中铁九局参建员工将再接再厉,继续发扬敢打能胜的顽强拼搏精神,向哈尔滨铁路局下达的“7.30”开通节点工期发起最后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