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7月2日讯(李琳爱赵琪记者张隽珊)2日,“国家脑卒中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启动仪式在哈市道里区人民医院举行。

启动仪式现场。东北网记者 张隽珊 摄
在活动现场,国家脑防委16名专家与道里区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学术交流,为300余名群众开展了健康教育宣传和义诊筛查,向居民普及疾病防治知识。
据哈市道里区卫生计生局局长孙蕊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脑卒中筛查,主要是应用超声技术,早期发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为临床筛选出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患者,从而进行早期干预,指导患者接受规范治疗。
据了解,哈市道里区承接“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后,将以项目为平台和窗口,建立并完善以区人民医院两个“中心”为核心,以专业医疗机构为指导,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为网底的上下联动的脑卒中防控网络体系,广泛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早期规范干预等工作,建立“院前健康教育和高危筛查”、“院中高危筛查和多学科联合干预”、“院后随访管理减少发病”的“脑卒中筛查与防治的规范化工作模式”,对筛查发现具有危险因素的人群进行分类干预,其中中危、低危人群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健康生活方式指导,高危人群建立追访档案,开展定期追访和规范化管理。
专家提示,40岁以上人群可依据以下8项危险因素进行“中风”风险评估:高血压、房颤或明显的脉搏不齐、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缺乏运动、明显超重或肥胖、有脑卒中家族史,具有3项或3项以上的危险因素,或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即为脑卒中高危人群,应及时向医生咨询脑卒中的防治,做到脑卒中的早期预防、早期干预、有效治疗,降低脑卒中的罹患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