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哈尔滨  >  哈尔滨
搜 索
《亲爱的翻译官》热播 揭秘哈尔滨“翻译大拿”的真正生活
2016-06-12 08:57:06 来源:东北网综合  作者:王雪莹 孟飞雪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6月11日讯 作为国内首部聚焦高级翻译的行业剧,杨幂、黄轩主演的《亲爱的翻译官》开播以来,收视和吐槽齐飞。“翻译官是个什么鬼”、“上德语区学法语真的好吗”、“喷香水被开除,有点过了吧”……就连专业人士也忍不住表示“bug太多”。3日,记者针对大家的疑惑,采访了黑大西语学院翻译系主任镡冬铃、黑大法语教师杨扬,以及多位法语系学生,听他们来聊一聊,“翻译官”们的真正生活究竟是啥样的。

  5处重要细节被“整”错

  瞅瞅儿专业人士眼中的“bug”

  1、剧情:翻译人员统称为“高大上”的“翻译官”。

  真相:初听“翻译官”这仨字,虽能迅速了解其职业内容,但小记却总感觉怪怪的。现实生活中,“翻译官”们并不会这样自称。他们一般会用“译员”或“同传”,来介绍自己。

  2、剧情:高翻院,在剧中设定为“上海高级翻译中心”,是杨幂硕士毕业后,“挤破头”想进入的“神”一般的单位。

  真相:剧中说的高翻院,其实就是隶属于上海外国语大学的高级翻译学院,是一所学校。据说,上外的高翻院,是最最最难考的一个,它招生规模小、门槛高,规定一个人一生只能报考2次。

  3、剧情:第一集中,杨幂作为交换留学生,到“苏黎世大学”学习法语。

  真相:该大学位于瑞士德语区苏黎世。重点来了,人家大学是在德语区境内好不,剧中杨幂的母校,怎么会将自己的法语生,送到“不对口”的国家学习呢!

  4、剧情:第一集中,杨幂被黄轩嘲笑“连大一的词汇”都不记得后,不仅提到自己所学教材为《走遍法国》系列,甚至还气愤得拿起旁边大一学生粉红色的课本,寻找答案。

  真相:《走遍法国》系列主要做“视听说”材料,如果用这本书做主课本,就相当于跟着《三国演义》学三国历史,完全不靠谱。而大一的课本其实为蓝色,剧中粉红色的课本,是二年级才会用到的。

  5、剧情:杨幂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来自“外大”。

  真相:现实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简称为“上外”。

[1]  [2]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