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报5月22日讯 有人说:父母其实就是孩子的“起跑线”。“70后”、“80后”的家庭情况大体相似,如果说他们之间的竞争像是“百米跑”,大家胜出的几率不相上下,那么“95后”“00后”的较量则是两代人的“接力赛”,家长们的学历背景和教育方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们的未来。
日前,记者采访了哈三中和哈师大附中上届尖刀班的班主任,揭秘他们眼中的高分考生及其家庭究竟有何相似之处……
80%尖刀班学生来自高知家庭
教育水平的代际传承,让一些“学二代”们,有了较为明显的学习优势。
“家长的知识背景决定着孩子的知识背景,这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哈三中上届尖刀班的班主任李牧舟对此感触颇深,他们班一共有48名学生,高考平均分657分,去年11人考入了清华、北大。
据她观察,这些高分考生有个相似之处:80%来自高知家庭,父母大多是大学教授、医生、公务员等,有着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即便有的是商人,文化程度也比较高。他们的成长之路也有不少“重合点”,小学、初中大多就读于哈市的传统名校,“初中公办校和民办校的生源几乎各占一半。”
类似的情况也在哈师大附中有所显现。据上届理科尖刀班的班主任王春宝介绍,他们班有58个学生,绝大多数父母拥有本科以上学历,“比例甚至超过了80%”,其中不乏像哈工大教授这样的高知群体。
这意味着,不同于“70后”和“80后”,“95后”“00后”的竞争,其实比人们想象中更早,有的是从小学开始的,有的甚至从父辈就已经开始比拼了。而且,即便是没有高知父母保驾护航,至少也要有个“学习型家长”言传身教,比如去年我省文科状元张集森,他的母亲虽然不是大学毕业,但一直自学教育学和心理学,从小陪着孩子一起读课外书,平均每年买书要花费上万元。
个性化的成功案例虽然很难复制,但其实大体上有迹可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