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6日的零点,《美国队长》强势回归影院。
和美国队长同一天来的,还有中国电影《百鸟朝凤》。

导演吴天明
也许现在的年轻人已经不太知道吴天明导演了。他是中国第四代导演中至关重要的人物。培养出第五代导演,比如陈凯歌、张艺谋、顾长卫等大部分导演。作为导演和演员参与创作了大量优秀的电影。说的具体一点,在一张电影票几毛钱的时候,他创作的电影票房已经高达几亿!
《出租车司机》《愤怒的公牛》的导演马丁·斯科塞斯。在访谈中毫不吝啬地直接表示吴天明导演是一位电影艺术的大师,他自己非常崇敬这位大师,而且个人非常喜欢《百鸟朝凤》这部电影。

面对着中国电影娱乐至死的态度,吴天明导演一直坚守着他自己的原则,接二连三地拍出“农村三部曲”《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以及《变脸》等优秀作品,并在国际上获得许多大奖。

电影《百鸟朝凤》是导演吴天明的最后一部作品,于2014年2月完成最后的剪辑版本,而导演仅在一个月之后便离世了。电影观影结束之后,有朋友说起,这部电影作为遗作似乎冥冥之中自有一种天意,电影中充满的悲壮的坚守似乎正是导演的坚守,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惦念以及这些民间艺术在传承过程中所遭受磨难的一曲挽歌。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至少在今天,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电影百年,最辉煌的篇章在“第五代”;“第五代”最辉煌的篇章在西安电影制片厂;而西影厂最辉煌的篇章,是吴天明一手创造的。这并不是偶然,为中国电影现在的成就追根溯源的时候,似乎总是可以顺着某根藤蔓爬回当年的西安电影制片厂,回到吴天明的办公室或者剧组中——以张艺谋为首的导演们、顾长卫为首的摄影们、芦苇为首的编剧们、甚至张丕民、童刚这些从政的官员们,当年的那些毛头小伙子,一个一个地在吴天明的支持下,在厂子里面取得了成果,又在厂子外面取得了成功,继而各自拼搏打下了整整一个时代的电影江湖。这个江湖背后,是吴天明直爽的微笑面孔。他只是一个被时代赐予了糖果的幸运厂长吗?还是说,如果不是他的坚守与开拓,就没有那样一群人慕名而来聚集在西影厂的大旗之下,没有那些突破传统又坚守传统的电影作品,没有西影厂乃至中国电影到今天的辉煌?更重要的是,这个问题,该由谁来解答?2014年吴天明逝世,号称“半个电影圈”的后辈大腕们齐聚缅怀,从他们讲述的“吴头儿”的故事中,慢慢拼凑出一个更加完整的吴天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慢慢浮现。
导演吴天明在一次访谈中曾直言不讳地说过:他们不屑于拍我那样的电影,就像我不屑于拍他们的电影一样。

在无双镇,吹唢呐这种传之久远的民间艺术,绝不止于娱乐,更具意味的是它在办丧事时是对远行故去者的一种人生评价——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这支高难度的曲子,也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整个无双镇,只有四方闻名的焦家班班主焦三爷能吹“百鸟朝凤”。焦三爷老了,急需培养接班人。挑谁?培养谁?怎样培养?如何率先垂范?徒弟游天鸣初进焦家班时年幼稚嫩,对焦三爷十分敬畏,虽然心有不甘被父亲“抛弃”在焦家班学艺,但仍有为争家门荣光全力博取师父赞许的信心。能够进入焦家班的学子必须人品端正,忠守唢呐艺人的德行,从骨子里做到“唢呐离口不离手”,为考验两个徒弟是否符合标准,陶泽如这个面冷内热的黑脸师父使尽招数。

作为吴天明导演的最后一部作品,《百鸟朝凤》在整个电影圈和业内得到了前所未见的支持。在电影学院举办的首映礼上,谢飞、黄健中、何平、管虎、张扬等名导也上台致辞。谢飞表示,《百鸟朝凤》拍了一个堂吉诃德式的人物:“这就是吴天明传递给我们的一种精神——他不信邪,永远敢对陈规戒律说不。现在这个时代,不是电影变坏了,而是今天的文化市场、电影市场走歪了。这需要我们带着好作品,像堂吉诃德一样去冲,把吴天明导演的精神传递下去。”

《百鸟朝凤》亦如吴导的作品《人生》、《老井》、《首席执行官》体现了在当代民心浮躁的环境下,不被现实折服的任性,亦如《变脸》对追求理想的执着,“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是吹给自己听的。”体现了其对于艺术的深情,对艺术的在意。他用真诚、热血谱写了《百鸟朝凤》。这部电影中,传承的不仅是技艺,更多的是德,是风骨气质,是坚守信念的精神。

电影中的唢呐,以“班”的方式游动着演奏,谁家有红白之事,唢呐班子便替他们吹奏一场,红事不多,白事为主。白事,便是替死者演奏,死者的身份越是高贵,吹奏的阵势就越是初级,二台,四台,八台,所谓《百鸟朝凤》,便是为最为尊贵的死者预备的曲目。排斥过别人的,即使是任职四十年的村长,也担不起这首曲子;为民献身的,哪怕是扛着病重的身躯,也要为他奏完此曲。老一辈质朴而又地道的价值观念,就这样融入了唢呐这一民俗音乐之中。

不像如今的电影,要么没东西可讲,要么曲里拐弯的讲,老一辈的电影历来不难懂,看过他以前的作品——《人生》,《老井》,《变脸》——就晓得了。《百鸟朝凤》要说的也不多:老人们视为瑰宝的东西在新的社会环境中无法被原模原样的留住,便用影像表达一声叹息而已。

吴天明导演说过,中国的电影过去总在讲什么苏联电影、美国电影、日本电影给我们的影响。中国电影的审美和美学能够影响全世界的那一天,就是中国电影真正的强大起来。

制片人方励说,这部电影并不是单说唢呐的传承,而是如焦三爷,吴天明这样的人的坚持真正打动了人心。人来一世不容易,坚守自己所坚守的,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不屈服他人的诘难。吴天明就是这样的的人,这样的人才是电影工作者的楷模。

令人感动的是,导演在影片中所调动的个人情感,每一帧画面后面,你似乎都能看到一个70岁老人的执着坚守:在中国电影进入到消费主义时代之后,我要负责任的说,最让我们可惜而可叹的,不是别的,就是影像背后创作激情的丧失。如今即便很多青年导演在用镜头表述自己的生活,更看重的,仍然是浮于表面的商业性技法,他们自己的灵魂却无处安置、消失不见。
这是一次向中国电影领军人物吴天明导演的致敬!
更是一场全行业为优秀电影倾情打造的光荣面世!
恰好与《美国队长3》同日上映,不难预测这部电影在排片上将会遭到挤压。
不过这两部电影不可比较,作为漫威粉的我也会去看美队,但也同样会去支持这部大师绝响。希望真正爱电影的影迷们能在吃爆米花看漫威大片的同时,也支持一下这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