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5月3日讯 坐飞机出行已不再是什么“高大上”的事,但大多市民对航班延误的赔偿事宜并不了解,容易偏听偏信,一步步坠入骗子挖好的陷阱。
前几天,在高新区工作的张女士就遭遇了机票延误补偿的骗局,承诺的200元补偿金没到手,反倒被骗走了近5万元。
骗子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4月26日,记者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预订机票收延误短信
“您预订的机票延误,需要改签,另补偿延误金200元。”接到这样一条短信,大部分人可能并不会在意,要么觉得是发错了,要么反映过来这里面有猫腻。可是,如果你前一天刚刚帮朋友预订过机票,肯定不会置之不理。
4月中旬,张女士在网上帮助朋友预订了一张机票。第二天,她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写着朋友的全名,告知补偿200元延误金,还附有一个400开头的热线电话。
如此详细的信息,让张女士信以为真,她生怕误了朋友的行程,赶紧拨打了过去。对方说,接收延误金要拨打公司电话,随后提供了一个手机号。
张女士拨打了这个号码说明了情况,对方让她就近找一台ATM机,只要按照提示操作, 200元延误金就会转到银行卡里。
一步步坠入骗子陷阱
张女士来到一台ATM机前,再次与“航空公司”取得了联系,并按照提示一步步操作。
“骗子很狡猾,为了迷惑张女士,先让她选择了英文界面。在这个界面里,除非是英语专业毕业或者生活中经常使用英语,否则很难看懂金融类单词的含义。”负责办理此案的高新公安分局刑侦四队副大队长王刚说。
张女士按照骗子的提示,先输入了一长串银行账号,对方解释说,要通过自己的银行账户给张女士转账。
操作中,骗子谎称要输入代码。张女士按照提示,第一次输入了596三个数字。
骗子说代码错误,张女士又分别输入了45678和3456,并按要求三次点击了确认,直到屏幕用英文显示余额不足时,骗子才挂断了电话。
“其实,骗子谎称的代码,其实输入的是转账金额,而并非向张女士转账,而是张女士把银行卡里的钱转到骗子的卡上。”王刚说。
还没回过神来,张女士的手机就连续收到了3条转账扣款短信,银行卡被转出共计49730元,每笔转出的现金数与之前张女士输入的代码完全吻合。
正规渠道购买机票
据王刚介绍,此类盗取乘客信息,谎称退票或赔偿的诈骗手段并不是什么新骗术了,而很多人的防骗意识不强,对防骗案例关注不多,所以仍会有市民上当受骗。
“市民们要特别注意,在订购机票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以免个人信息泄漏,给骗子可乘之机。另外,无论接到电话还是短信,一定要多加核实,切勿偏听偏信。”王刚说。
采访中,王刚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很多通过ATM机转账的诈骗,都会让受害人把操作界面变更成英文,目的就是让受害人看不懂。所以针对这一点,市民或银行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有人,特别是上了年纪的老人,一边拨打电话,一边在ATM机英文页面上操作,要立即上前提醒或报警,可能你的一个善举,就能挽回受害人巨大的经济损失。